就在中国出手反制美国之后,法国媒体对中国的做法感到不满!说白了,就是因为中国对美

纸上点将 2025-10-14 19:44:26

就在中国出手反制美国之后,法国媒体对中国的做法感到不满!说白了,就是因为中国对美方的反制措施,快、准、狠,让这些长期跟随在美国背后的西方国家,感到不满!即使他们主观上不想承认中国这些年各方面发展都突飞猛进,但是客观上他们无法阻止中国的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新阶段,中国商务部于10月8日发布公告,对稀土相关物项和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这直接针对美国近期加征关税的举动。 公告覆盖17种稀土元素,并新增5类战略材料,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国际义务。全球稀土供应中,中国占比超过80%,这一措施迅速传导到供应链下游,影响电动汽车、芯片和国防产业。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0日在社交媒体上回应,宣布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出口设限。 这轮博弈源于2018年以来积累的矛盾,美国多次单边行动,中国则通过多边回应维护权益。稀土作为关键矿产,已成大国竞争的焦点,中国此举符合WTO规则框架,避免了过度依赖的被动局面。西方国家虽表态关切,但实际操作空间有限,只能加速本土开采计划,却需数年时间。 法国媒体对这一反制表现出强烈不满,《费加罗报》和《回声报》等主流刊物迅速刊发评论,称中国措施为“经济胁迫”和“供应链勒索”。 这些报道强调,管制将推高欧洲汽车业成本,法国雷诺和标致等企业依赖进口稀土生产电池,短期内库存告急。法国广播电台跟进分析,指出欧盟电动车转型目标受阻,德国经济部长公开警告,此举破坏全球合作氛围。媒体笔触尖锐,避免正面承认中国战略主动,却反复提及美国盟友的“受害”地位。这种叙事方式,反映出法国舆论对北京决断速度的隐隐不适,管制从公告到生效仅需数日,远超西方预期。 中国反制措施的“快、准、狠”特征显而易见,快在响应节奏上,美国关税威胁刚出,北京48小时内三套组合拳落地;准在针对性,稀土直击美国芯片禁令痛点,覆盖出口许可和审批机制;狠在影响力,全球市场稀土价格波动10%以上。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长期习惯于美国主导的规则制定,此次被动应对暴露短板。法国媒体虽未直言“羡慕”,但文章间隙流露不满:中国已从资源出口国转向技术掌控者,这种转变让巴黎的评论员难以平静。接地气地说,这就好比邻居家孩子突然考上顶尖大学,你嘴上不说,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尤其当自家经济还在为养老金改革纠结时。 长期跟随美国的西方国家,此次集体感到不满并非偶然。欧盟贸易发言人迅速表态“深表忧虑”,德国和法国联合呼吁北京“重新考虑”。 这些国家在贸易谈判中多以美国为马首是瞻,习惯于集体施压,却鲜有面对精准反击的经验。中国稀土管制虽未直接瞄准欧洲,但供应链联动效应明显,法国媒体借机放大影响,称这“破坏多边主义”。实质上,这种不满源于阵营逻辑:西方视中国崛起为零和游戏,担心资源控制权旁落。说白了,他们更愿维持旧有格局,中国一出手,就打破了这种舒适区。 中国这些年各方面发展突飞猛进,主观上西方不愿承认,客观上却无力阻挡。从GDP增长到科技专利,中国稀土产业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 法国媒体报道中,常回避这一事实,转而聚焦“垄断风险”,但数据摆在那:中国投资研发超千亿元,建成多家高纯度提炼基地。西方国家尝试多元化,如澳大利亚矿场扩产,却面临环保和成本双重压力。巴黎的评论虽带情绪,却难掩现实: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创新大国转型,速度让欧盟的“绿色协议”相形见绌。这种发展不是靠运气,而是政策连续性和市场驱动的结果,西方只能被动调整。 法国媒体的“羡慕嫉妒恨”情绪,根源在于国内福利政策大为缩减。法国养老金改革引发持续抗议,民众负担加重,经济增速仅1.2%。 对比中国出口结构优化,法国汽车业面临稀土短缺,媒体文章中不经意流露对比:北京稳健推进“双碳”目标,巴黎却为能源转型纠结预算。接地气点说,这就像自家饭碗不稳,还得眼巴巴看别人家蒸蒸日上。西方国家福利体系曾是骄傲,如今在通胀压力下节节败退,中国的发展模式提供另一种路径,虽不完美,却显出韧性。法国舆论的酸味,正源于这种镜像投射。

0 阅读:3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