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电视背面是不是也藏着‘瀑布’?”这两天,社交平台上突然冒出一堆网友晒图——原本光溜溜的电视背面,被鹦鹉们啄出了密密麻麻的凹痕,有的甚至被啃成了“蜂窝煤”。一位江苏网友拍视频吐槽:“这两只鹦鹉天天站电视上,今天一抬头,差点没晕过去——这哪是养宠物?分明是养了俩‘拆家队’!” 电视背面的“鸟式装修”:一场意外的全网狂欢 这场“电视背面危机”最早从一只玄凤鹦鹉开始。有网友发现,自家电视背面被啄出了十几个小坑,仔细一看,全是鹦鹉用喙“雕刻”的“艺术品”。更离谱的是,这些鸟似乎还懂“团队协作”——一只负责啄,一只负责“监工”,没几天就把电视背面啃成了“抽象派画作”。 “我家电视更惨,背面直接被啄穿了个洞!”山东网友小陈晒出照片,电视背板的塑料壳上赫然有个硬币大小的窟窿,“现在看电视都得提心吊胆,生怕它哪天把线缆啄断了。”还有网友调侃:“鹦鹉这是嫌电视太丑,亲自给‘装修’呢?” 这场狂欢很快演变成“晒鸟伤”大赛。有人晒出被鹦鹉啄坏的沙发扶手,有人吐槽鸟粪把电视柜染成了“抽象画”,更有人哭笑不得:“我家鹦鹉专挑贵的东西啄,我的笔记本电脑键盘已经被它‘改造’得能弹钢琴了!” 表面“萌宠”,背后“隐患”:那些被忽视的养宠真相 表面看,这只是场搞笑的“鸟式装修”,但背后藏着的,是无数养宠家庭的无奈。就像那位江苏网友说的:“它们站电视上,是因为那里暖和;啄背面,可能是因为无聊或者磨牙。”可这些“小毛病”积累起来,却能让主人崩溃——电视坏了要修,沙发烂了要换,更别提被啄坏的电线可能引发火灾。 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些“萌宠”行为背后,藏着法律风险。2018年,深圳的王鹏就因为养鹦鹉摊上了大事。他最初只是救了一只飞进公司的小太阳鹦鹉,后来越养越多,还在网上卖了两只。结果被警方以“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起诉,一审判了五年。 “我根本不知道小太阳鹦鹉是保护动物!”王鹏在看守所里写信给妻子,“那只鹦鹉卡蛋快死了,我半夜开车送它去东莞救治,油费都比鸟贵,怎么就成了犯罪?”二审虽然改判两年,但他至今觉得冤:“我们群里几百人都在养,没人说过这是犯法的。” “面子”与“里子”的博弈:养宠的边界在哪里? 这场“电视背面危机”,其实是一场“面子”与“里子”的博弈。鹦鹉站在电视上,是主人炫耀的“面子”——“看我家鸟多聪明,会站高处”;可电视背面被啄坏,是主人头疼的“里子”——“这修起来得花多少钱?” 就像明代哲人彭汝让说的:“芝兰在谷,不闻而自香;腥膻之于市,不闻而自臭。”养宠也是如此:表面光鲜的“萌宠”视频背后,可能是主人半夜起来清理鸟粪的疲惫;朋友圈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照片背后,可能是被啄坏的家具和法律风险。 更关键的是,很多养宠人像王鹏一样,对法律一无所知。“我们以为只是爱好,没想到会犯法。”一位鹦鹉爱好者说,“现在群里都在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可中文版附录全是生僻字,谁看得懂?” 写在最后:养宠不是“跟风”,是责任与边界的考验 电视背面的“鸟式装修”,看似搞笑,实则敲响了警钟——养宠不是“拍个视频发朋友圈”的跟风,而是需要承担责任、了解边界的选择。那些被啄坏的电视、沙发,是主人疏忽的代价;那些因无知触犯的法律,是养宠人必须补的课。 你家宠物有过哪些“拆家”行为?或者,你对养宠的法律边界有什么看法?在评论区聊聊吧——毕竟,每个养宠人都在“面子”与“里子”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 来源:头条热搜
如果你问我小米17的背屏到底有什么用?我只能告诉你:“没什么用~”但你来问我这件
【2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