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错了!真

福星徠说事 2025-10-14 11:53:08

中国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错了!真相是,我们正踩着俄罗斯3000亿资产被冻结的血泪教训,抢在美国信用崩盘前跳船!   可再看日本,揣着1.15万亿美元美债当宝贝,7月还追加38亿增持,成了下一个,即将被美国“活埋”的陪葬品!   俄罗斯那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的遭遇,早不是旧闻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后,这些资产被美欧国家冻结,如今更离谱的是,其产生的收益已被用来给乌克兰放贷,首笔10亿美元都已到账,俄罗斯只能宣称非法却难挽损失。   这给全球上了最狠的一课:海外资产的安全根本没想象中牢靠。   中国显然把这教训刻在了心里。   从2022年4月起,美债持仓就没再超过1万亿美元,2024年全年累计抛售573亿美元,到2025年9月又环比减少26亿美元,总持仓降到7720亿美元,眼看就要逼近3月的7674亿美元低点。   减持的同时,黄金储备连续11个月增加,2025年9月末达到7406万盎司,美元在外储中的占比也从2015年的79%跌到2024年的58%。   美国的财政状况早已千疮百孔。   截至2025年10月,联邦债务总额突破37.86万亿美元,2025财年赤字高达1.8万亿美元,债务占GDP的比例很快就要超过二战后的历史峰值。   光利息支出就压得喘不过气,2025年要花掉9520亿美元,占联邦收入的18.4%,比不少国家全年财政收入还多。   5月份穆迪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到Aa1,至此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都摘掉了美国的最高评级,市场信心早被磨没了。   美债吸引力也断崖式下跌,20年期国债拍卖得标利率突破5%,尾部利差创去年12月以来最大,10年期收益率一度飙升到4.6%,旧债贬值让持有者亏得肉疼。   日本的操作更让人费解。   虽然2025年9月日本减持59亿美元美债至11233亿美元,可自2019年以来始终是美国最大海外债主,持仓占外汇储备的91.9%。   即便过去六个月五次减持,总规模减少645亿美元,但其核心资产仍绑在美债上。7月曾投入366亿美元干预汇市,靠抛美债凑“弹药”,可稍一缓和又陷入被动,国内利率只有1.9%,美债收益率能到4.5%以上,金融机构只能硬着头皮买。   中国减持美债从来不是盲目操作,而是踩着教训的清醒布局。   俄罗斯3000亿资产被冻结的案例摆在眼前,美欧甚至已开始挪用其收益援乌,这彻底打破了“海外资产安全”的幻想。   地缘摩擦一旦出现,美债随时可能成为被拿捏的筹码,趁着市场还有接手盘平稳减持,是最务实的风险防控。   减持背后是更扎实的资产重构。黄金储备连续11个月增持,占国际储备比例虽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已从优化结构的角度筑牢安全垫。   和“一带一路”国家的本币结算比例持续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交易额突破120万亿元,一步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这种“边减边换”的节奏,既避免了市场震荡,又完成了资产升级,完全是对未来风险的精准预判。   美国的债务窟窿早已堵不住。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警告,这种债务堆积像动脉斑块,最多两三年内就可能引发“心脏病发作”。   一年1.8万亿美元赤字,利息支出占联邦收入近五分之一,国会两党连削减赤字的共识都没有,只能靠借新还旧续命。   三大评级机构集体降级的信号太明确:美债的“安全光环”已经碎了,持有越多,暴露在风险中的面积就越大。   日本的困境是典型的“身不由己”却又“饮鸩止渴”。   对美贸易顺差攒下的美元,似乎只能买美债,可这相当于把鸡蛋全放进即将漏底的篮子。   为了稳日元抛美债,利率差又逼着金融机构买美债,陷入恶性循环。   更致命的是政治捆绑,美日同盟关系让其难以像中国一样灵活调整资产结构,只能被动跟着美国的债务战车往前走。   一旦美债信用崩盘,1.1万亿美元持仓的缩水幅度,可能直接戳破日本外汇储备的泡沫;真有地缘摩擦,这些资产会不会重蹈俄罗斯覆辙,谁都不敢打包票。   全球金融市场早已不是“闭眼买美债”的时代,俄罗斯的资产遭遇是警钟,美国的债务数据是账单,中日的不同选择正在书写两种结局。   一边是主动调整、筑牢防线,用多元化配置抵御风险;一边是被动捆绑、进退两难,被短期利益和政治关系困住手脚。   美债的信用崩塌或许不会瞬间到来,但裂痕已经越来越明显。   谁能先跳出惯性依赖,谁就能在未来的变局中掌握主动。   日本会不会加速减持美债?中国的资产配置还会有哪些新动作?评论区里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