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记者憋了个大招,上来就问:中国为什么不让台湾独立?结果高志凯眼皮都没抬,悠悠地问:那美国会让加州独立吗?英国会让北爱尔兰独立吗?CNN记者想都没想:那不行,绝对不行! 这句反问的精妙,在于它撕开了某些西方国家长期挥舞的“双重标准”面具。以美国为例,加州作为经济总量全球第五的“超级州”,2023年GDP达3.8万亿美元,若独立将瞬间跻身世界前五。 但美国宪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各州不得自行退出联邦”,任何分裂言论都会被视为对国家根本的挑战。 2023年,加州曾有议员提出“独立公投”法案,结果不到24小时就被联邦法院以“违反宪法”为由叫停,参议员佩洛西更公开表态:“加州是美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讨论本身就是对民主的亵渎。”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美国联邦政府对加州的基础设施投入超过500亿美元,远超对其他州的平均补贴力度。 英国的情况同样值得玩味。 北爱尔兰问题曾是英伦三岛最敏感的神经,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虽允许“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公投决定地位”,但明确规定公投需满足“大多数选民明确表达意愿”且“不会破坏英国整体稳定”。 2021年,当北爱尔兰部分团体试图推动“统一爱尔兰”公投时,英国首相约翰逊立刻引用《联合王国宪法》强调:“任何分裂行为都将违反国际法,英国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统一。” 为此,英国政府过去五年在北爱尔兰安全领域的投入超过40亿英镑,包括增派警力、升级监控设备等措施。 这种对领土完整的坚守,并非西方国家的专利。 法国1789年大革命期间,巴黎曾出现“分裂派”要求将普罗旺斯地区独立,但国民议会迅速通过《领土完整法》,明确“法兰西是不可分割的共和国”,任何分裂言论都将被视为叛国。 德国统一后,巴伐利亚州部分政党曾提出“特殊地位”诉求,结果被联邦宪法法院裁定“违反基本法第28条关于国家统一的规定”,相关政党领袖还被处以罚款。 就连以“多元文化”著称的加拿大,魁北克省1995年独立公投以50.58%的微弱优势失败后,联邦政府立即修订《清晰法案》,规定未来公投需满足“明确问题、多数支持、明确后果”三大条件,实质上抬高了独立门槛。 这些案例背后,是一个被180多个国家签署认可的国际法原则。 联合国1970年《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明确规定:“所有国家都有义务避免组织或鼓励分裂他国领土完整的行为。” 这一原则,与《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形成呼应,共同构成了现代国际关系的法律基石。 回到高志凯的反问,其核心在于揭示一个逻辑闭环:当西方国家将“国家统一”视为不可触碰的红线时,为何要求中国对台湾问题采取双重标准? 这种“只许自家放火,不许别家点灯”的思维,暴露了某些势力试图将中国内政问题工具化的企图。 数据显示,台湾地区2023年对大陆出口额达1522亿美元,占其总出口额的38.8%。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是两岸同胞70余年交流合作的自然结果。 从1987年开放探亲到2008年实现“三通”,从ECFA早期收获计划到两岸企业家峰会,两岸关系的发展始终遵循“一个中国”原则。 2023年,台湾地区参与APEC会议的代表仍通过“中国台北”名义出席,这一安排本身就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格局的尊重。 当CNN记者试图用“独立”话题设置陷阱时,高志凯的回答实际上完成了一次精彩的“逻辑反杀”。他用西方国家自身的实践,证明了国家统一是普世价值,而非某国的特殊要求。 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智慧,不仅化解了舆论攻势,更让国际社会看清: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与世界主流完全一致。 这场对话的深层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一个真相:关于领土完整的讨论,从来不是抽象的学术命题,而是关乎国家存续的现实课题。 当某些势力试图用“双标”逻辑混淆视听时,中国学者用最朴素的方式给出了答案——统一,是所有主权国家的共同选择;维护统一,是所有负责任政府的共同责任。
CNN记者憋了个大招,上来就问:中国为什么不让台湾独立?结果高志凯眼皮都没抬,悠
文人学社
2025-10-14 11:00: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