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出差2年,我和公公住成“合租搭子”,暴雨夜他闯进来:这苦我忍够了! 家人

忆优 2025-10-14 08:40:59

丈夫出差2年,我和公公住成“合租搭子”,暴雨夜他闯进来:这苦我忍够了! 家人们谁懂啊!我老公李伟是个“事业脑”,为了非洲一个项目,把我和他爹——退休工程师李老头,凑成了“临时合租室友”。这日子一过就是两年,我从一开始怕公公怕得像老鼠见猫,到后来处成“饭搭子+修灯搭子”,本以为能安稳等他回来,结果一个暴雨夜,李老头浑身湿透闯我房间,一句“我忍不了了”,差点没把我魂吓飞! 先说说我俩的“合租初体验”。老公走前叮嘱我:“我爸看着严肃,人特好。”可我第一次见李老头,喊“叔叔好”,他就“嗯”了一声,表情跟我欠他二斤水泥似的——毕竟是工程师,自带“严谨到冷漠”的职业病。 刚开始一起住,我活成了“端水大师”。做饭怕他嫌淡,特意搞“一菜两味”,一盘少盐少油,一盘正常调味;说话怕踩雷,连“爸,今天天气不错”都得在心里彩排三遍。李老头更绝,除了吃饭能碰着面,其余时间全泡书房,门一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研究火箭发射。有次灯泡坏了,我踩着凳子够半天没够着,刚想叫物业,他突然从书房出来,接过灯泡“咔嗒”装好,我连“谢谢”都没说出口,他已经转身回屋,留下我举着凳子尴尬微笑。 日子就这么“相敬如宾”,直到老公去非洲的第6个月,我俩的关系终于有了“人间烟火气”。那天我来例假,疼得蜷在沙发冒冷汗,本想硬扛,李老头买菜回来见我脸色不对,没多问就进了厨房。半小时后,他端来一碗红糖姜茶,还是“惜字如金”:“趁热喝。”我差点哭出来——亲妈有时候都记不住我例假,这冷冰冰的公公居然这么细心。 从那以后,我俩的“合租默契”慢慢就有了。我知道他早上爱喝小米粥,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熬;他知道我不吃香菜,在外打包总会特意说“不要香菜”。我加班晚归,客厅总亮着灯,桌上还放着温好的面条,不用问,肯定是李老头弄的。我俩话不多,但那种“你懂我,我也懂你”的感觉,比说多少话都管用。 不过“合租生活”也有“小尴尬”。有次周末天热,我穿宽松T恤短裤在客厅练瑜伽,练得正投入,一抬头从镜子里看见李老头站在书房门口,手里还端着水杯。我脸“唰”地红透,结结巴巴说:“爸,我不知道您要出来。”他也不自然,眼神飘向别处:“没事,你继续”,然后飞快躲进厨房,背影跟逃似的。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客厅练瑜伽,宁愿把垫子铺卧室,挤点也不尴尬。 本来以为日子能平平淡淡过,结果一个暴雨夜全乱了。那天雨下得跟瓢泼似的,雷声震得窗户响,突然“啪”的一声,家里停电了。我本来就怕黑,蜷在床上攥着手机想给老公发消息,可信号差得要命,消息发不出去。 就在我吓得心脏乱跳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我差点叫出来,借着闪电一看,是浑身湿透的李老头——头发贴在额头上,衣服往下滴水,手里还攥着个手电筒。 没等我说话,他先开口,声音带着雨水的湿冷,还有种从没听过的急切:“静静,你没事吧?雷声大,怕你害怕,我过来看看。”他用手电筒照了照我的床,“停电了,我查了下,好像是电表箱的问题,雨小了我再修。” 我还没从惊吓中缓过来,愣愣地看着他。李老头又往前走两步,叹口气:“我忍不了了,真的忍不了了。”我心里“咯噔”一下,以为他要说不好的,结果他接着说:“李伟这小子,把你一个人留在家,一年多连正经电话都没时间打。你晚上对着手机等消息,等不到就偷偷哭;感冒自己扛,加班走夜路,我看着都心疼。我这当爹的,不能看着你受委屈啊!” 他这话一说完,我眼泪瞬间就掉下来了。原来我偷偷难过的时候,他都看在眼里;我以为的“孤独”,其实一直有人默默关心。我哽咽着说:“爸,谢谢您,我就是有点怕黑。”李老头赶紧掏出蜡烛点燃,放在床头柜上,橘黄色的光映着他的脸,特别暖:“别怕,我在客厅坐着,来电了再走。”说完还递我一条干毛巾:“擦擦脸,别着凉。” 那天晚上,李老头真在客厅坐了一整晚。我躺在床上,听着他偶尔的咳嗽声,心里又暖又酸。突然觉得,这两年没老公在身边,有这么个关心我的公公,好像也没那么难熬。 后来我跟老公视频,说了暴雨夜的事,他红着眼圈一个劲说“对不起”“谢谢爸”。我笑着说:“你放心,家里有我和爸呢。”挂了视频,我去客厅,看见李老头在浇绿萝——那是我之前随口说喜欢的,他特意从老花市买回来的。我递过去水壶:“爸,这花长得真好。”他看了我一眼,嘴角居然微微上扬:“嗯,好好养着,等李伟回来看看。” 现在想想,“家人”不一定非要血脉相连,也不用轰轰烈烈。一个暴雨夜的陪伴,一碗红糖姜茶的温暖,一句“我忍不了你受委屈”的关心,就足够让人安心。我很庆幸,老公不在的日子里,有这么好的公公陪我走过难捱的时光。也希望所有和家人暂时分开的人,都能在身边找到温暖,被世界温柔以待。聊聊丈夫的故事

0 阅读:32
忆优

忆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