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AI成“论文造假神器”!刚听说“AI写论文”还以为是玩笑,直到看到有人靠它一天狂写30篇,从法学写到计算机还能跨专业接单,这哪是代写?这分明是批量生产学术垃圾! 综合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最近有记者曝出,有个别企业公开大肆招聘所谓“撰稿”人员,有偿代写论文。只要付费,就能批量生产假文章、假论文,甚至形成了一条灰色生意链条。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公司普遍在多个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上招揽生意。武汉一公司主管称,他们采用“组稿+AI”模式,“有的员工一个月轻轻松松写五六十万字,厉害的一个月都写一百多万字……”同一写手竟然能完成从“法学”“学前教育”到“计算机应用与技术”等多个毫不相关学科的论文,专业跨度惊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代写公司藏得一点不深,就在各大社交平台、互联网平台上揽生意,明码标价做“论文批发”。要知道,一篇硕士论文撑死也就两三万字,这效率相当于一个月“造”出几十篇毕业论文,简直离谱! 更荒唐的是“跨专业通杀”。有写手既能写“学前教育”的育儿理论,又能啃“计算机应用与技术”的编程课题,连“法学”的法条分析都能接。 咱都懂,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门道,别说跨学科,就算同领域换个细分方向都得查半天资料,这些人靠啥做到?说白了就是AI凑字数、拼框架,再套点现成的文献,写出来的东西看着像模像样,实则空洞无物,甚至可能满是常识错误。 可别觉得这只是“帮人交差”,这背后的危害大了去了。对学生来说,花钱买论文看似省了事儿,实则丢了学习机会,毕业时连本专业的核心能力都没掌握,走上工作岗位早晚露馅;对高校来说,这些“学术垃圾”混进论文库,污染了学术环境,还可能让真正用心研究的学生蒙冤! 万一两篇AI写的论文撞了框架,谁能说清谁抄谁?更别说对整个行业,要是连学术成果都能靠AI批量造假,创新和科研还怎么谈? 说到底,这事儿不是AI的错,是有人把技术用歪了,更是部分人“走捷径”的心态在作祟。 现在这条“AI代写链条”已经摆到了明面上,要是再不管不顾,只会有更多人跟风走捷径。对于,枪手用AI一天代写30篇论文,大家怎么看呢?这是AI的错吗?
什么情况!AI成“论文造假神器”!刚听说“AI写论文”还以为是玩笑,直到看到有人
李艺鹏
2025-10-13 18:46:2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