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突然宣布了! 10月12日,据澳大利亚《时代报》消息:澳大利亚宣布要和美国搞关键矿产协议,给稀土设最低价,投12亿澳元建战略储备。 先说说这协议里最扯的 “最低价”。美国想少花钱,澳大利亚想靠政府补贴盖过成本,可市场根本不买账。澳大利亚最大的稀土公司叫莱纳斯,他们炼一吨稀土氧化物要花 3.2 万美元。而中国北方稀土炼同样的东西,才花 1.1 万。 就算美国给澳方补 5000 美元,澳方的报价还是比中国高一大截。更打脸的是,莱纳斯用的提纯技术,还是中国几十年前就发明的,每年都得给中国交专利费。这哪里是替代中国,分明是给中国送钱。 澳大利亚自己还有个大麻烦 — 环保。挖 1 吨稀土原矿,会产生 800 吨带放射性的废料。按澳大利亚的规矩,这些废料得用特殊混凝土封起来,1 吨处理费就要 200 美元。 可中国企业有妙招,能用生物技术把废料里的稀土再挖出来,还能把放射性降到安全标准,1 吨处理费才 50 美元。 去年莱纳斯就因为废料处理不达标,被罚款 2100 万澳元,矿场直接停了俩月。美国想要的 “稳定供应”,先被澳洲的环保问题卡了脖子。 再看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更是惨不忍睹。美国加州有个芒廷帕斯矿,是他们唯一在产的稀土矿。2022 年复产时喊着 “年产 4 万吨”,结果去年连 5000 吨都没凑够。 不是矿少,是矿里那套设备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根本处理不了里面更金贵的稀土元素。想换设备?全球 85% 的稀土分离设备都产自中国,尤其是能处理高端稀土的,只有中国能造。 去年这矿实在没办法,把 3000 吨矿石运到中国广东提纯,再拉回美国。绕了大半个地球,还是没躲开中国的供应链。 最关键的是,稀土不是挖出来就行,得提纯到足够纯才能用。美国造 F-35 战机的发动机,要纯度 99.999% 的稀土;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机,也得要高纯度的稀土零件。 这些高标准的东西,目前只有中国能稳定造出来。中国企业能把稀土纯度做到 99.9995%,澳大利亚最多只能到 99.9%— 就差这一点点,材料就没法用在高科技产品上。 去年美国有个军工企业试过用澳大利亚的材料,结果造出来的发动机推力直接降了 12%,最后还是乖乖换回中国的货。 其实欧盟早就试过这条路,结果栽得很惨。2021 年欧盟扔了 80 亿欧元想搞自己的稀土链,三年过去,全欧盟就一个分离厂,年产能才 2000 吨,原料还全从中国进口。欧盟自己都承认,就算不考虑钱,建完整的产业链至少要 15 年。 为啥这么难?因为中国现在有 12 万稀土技工,30 多所高校每年都培养专门的人才,全球 75% 的稀土专利都在中国。培养一个熟练的稀土工程师就要 5 年,美澳现在才开始凑团队,根本赶不上。 更讽刺的是,美澳喊着 “去中国化”,却处处离不开中国的设备。澳大利亚新建的矿场,从勘探用的仪器到开采用的机械,80% 都是中国产的。美国给澳方的 “技术支持”,核心软件其实是中国的,就换了个英文界面。 之前,有个澳大利亚矿场硬撑着不用中国设备,改用美国的机器,结果设备天天坏,开采效率降了 40%,最后还是偷偷换了回来。在真金白银的成本面前,所谓的 “政治正确” 根本不好使。 中国稀土真正的厉害,从来不是靠资源多,而是几十年攒下的 “全链条本事”。北方稀土能直接把稀土炼成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零件,省去中间所有麻烦;中科院还和华为合作,用稀土做光纤,让 5G 信号更稳。 这种从 “土疙瘩” 到 “高科技零件” 的闭环,美澳现在根本建不起来。就算他们能挖出矿石,也造不出能用的高端产品,最后还是得找中国帮忙。 这出 “去中国化” 的闹剧,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不了 — 毕竟几十年练出来的真本事,哪是靠几份协议、几亿补贴就能随便抄走的?
大陆再忍美国半年,杀手锏就能生效!9月,帅华民:中国一旦开放稀土,与美国的贸易谈
【74评论】【1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