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女子洗完澡走出浴室,发现窗外有一架悬停的无人机。女子被吓了一跳,慌忙的穿上衣服。事后女子报警,发现无人机的主人是同小区业主,不过对方否认对女子进行了拍摄。可女子对此耿耿于怀,这难道不算是侵犯了隐私吗?(来源:新闻坊) 据悉,女子家位于某小区的7楼,因为楼层较高,平时家中的窗帘基本上不会关闭。 结果没想到,正是因为这样的习惯,却给女子带来了一场惊吓。 在9月30日下午,女子下班回到家之后,先是去了浴室,美美的洗了一个澡。 洗完澡之后女子来到客厅,发现窗外竟然悬停着一架无人机,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足10米。 这可把女子吓了一跳,慌忙的穿上衣服,然后喊来自己的男友。 女子的第一反应是被偷拍了,便让男友打电话报警。 民警经过调查之后找到了无人机的主人,发现对方是同小区的业主。 不过对方承认自己在小区内使用过无人机,却否认对女子存在偷拍行为。 民警通过检查对方的手机,也没有在对方手机发现拍摄的视频。 虽然已经证实没有被偷拍,可女子依旧对此事耿耿于怀。 无人机为什么能够随便飞?就不能法律对它们进行监管吗?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首先来说,女子的隐私权是否被侵犯了呢?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具体到本案当中,虽然无人机在女子窗外进行悬停,不过由于无人机并没有对女子进行拍摄,这就意味着女子的隐私并没有受到侵害。 那么在本案中,小区的物业是否有一定的责任呢?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八条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当依法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 业主隐私属于人身权益范畴,物业有义务采取合理措施予以保护。 另外,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之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物业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导致业主的隐私权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造成的损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按照常理来说,无人机上一般都配置有摄像头,在飞行的过程当中,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隐私没有被受到侵害。 虽然民警在无人机飞手那里并没有发现视频,也无法对无人机飞手进行处理,不过通过这件事也给广大的网友,尤其是女性朋友敲响了警钟。 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当发现自己家窗外有无人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对此你怎么认为呢?关注@胡究法的如法炮制 多学法律与少吃亏?
浙江萧山,女子洗完澡走出浴室,发现窗外有一架悬停的无人机。女子被吓了一跳,慌忙的
胡究法
2025-10-13 09:04: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