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哈里森·福尔曼来到南泥湾,一天中午,烈日当头,他看到一名八路军战士正

运赛过去 2025-10-12 17:48:54

1944年,哈里森·福尔曼来到南泥湾,一天中午,烈日当头,他看到一名八路军战士正在架设一种看似很先进的武器,于是便走了过去,主动为他拍下了这张照片。 哈里森·福尔曼这个人,搁现在说起来就是个典型的冒险家加记者,1904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那地方工业味儿重,他从小就接触到各种新鲜玩意儿。父母是俄罗斯移民,早年在美国安家,他上学时学艺术和东方哲学,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先在本地报纸混摄影助理,摸索着冲洗底片、剪裁照片这些基本功。1920年代末,他就开始对亚洲感兴趣,1930年头就打包行李去了上海,那时候中国正乱着,日本步步紧逼,他一到那儿就干起了卖美国飞机的活儿,还给飞行学校当教官,教中国人怎么拉操纵杆起降飞机。 说起1944年的延安访问,这事儿在国际上也算个小插曲。那年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两线推进,中国战场是牵制日军的主力,罗斯福政府想拉拢中国力量,所以美国观察组进了延安,福尔曼作为记者跟进去报道。边区的情况出乎很多人意料,南泥湾从荒地变粮仓,八路军建了纺织厂、造纸厂,还养蚕,产量够养活几万人。福尔曼的照片集里,南泥湾部分占了不少篇幅,有战士扛锄头开荒的,也有检查机枪的,还有民兵集合的。他拍的那个测绘战士,代表了边区的自力更生精神,那设备可能是从苏联或缴获的改装,简单实用,不依赖进口。国际上,这类报道帮西方了解了共产党的抗日贡献,避免了重庆国民政府一边的偏见宣传。福尔曼自己后来在书里写,延安是未来的形状,那地方纪律严,生产旺,士兵不光会打仗,还会种地织布。 访问完延安,福尔曼没马上走,他继续在华北转,拍了更多战场照。1944年下半年,他回重庆汇总材料,写成《红色中国报告》,这书1945年在美国出版,里面插了上百张照片,包括南泥湾那张。书里他直言,八路军是抗日中坚,边区经济模式值得学。战后,这书影响不小,让美国读者看到中国另一面。福尔曼的报道严谨,他不偏不倚,基于亲眼所见,照片配文字,数据清楚,比如南泥湾开荒面积多少,产量增长多少。国际事件上,他也提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盟军需要中国牵制日军,这点和当时战略吻合。 战后,福尔曼回美国,继续干老本行。他办摄影展,写书,教课,还开了旅行社,专带人去偏远地儿探险。1950年代,他出《用相机赚钱》,教人怎么拍新闻照,里面全是实战技巧。1960年代,他去非洲报道独立运动,拍尼日利亚的场景,和女儿合写书《尼日利亚土地与人民》。他的档案捐给威斯康星大学,近10万张照片,全是亲拍的,从西藏到中国战场,再到波兰闪击战。他是少数拍到二战开端的西方人,1939年9月在波兰前线。晚年住纽约中央公园边上公寓,1978年1月31日因心脏病去世,74岁。遗产就是那些照片和书,留给后人看那个时代的中国。

0 阅读:9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