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再度与特朗普无缘 支持者坚称明年铁定得奖】海外新鲜事诺贝尔奖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委内瑞拉反对派女性领袖 玛丽亚·科琳娜·马查多(María Corina Machado),而非一再自诩“促成全球和平”的美国前总统 唐纳德·特朗普。不过,特朗普的支持者依然坚信,随着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之间的和平协议即将达成,特朗普“理应”成为202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1日报道,在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结果公布后数小时内,特朗普阵营内的多名支持者便呼吁将明年的和平奖授予这位前总统。
美国乔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 巴迪·卡特(Buddy Carter) 表示,他将在国会提出一项决议,主张特朗普应获得这一荣誉。他称:“明年他将是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人。今年他本该稳操胜券,只是委员会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明年,他们将有机会纠正这一错误。”
特朗普前竞选团队高级官员 杰森·米勒(Jason Miller) 在接受NBC采访时也表示:“如果2026年诺贝尔和平奖没有颁给特朗普总统,那么诺贝尔奖的公信力将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害。要求将该奖项授予特朗普的呼声只会越来越高。”
事实上,特朗普自离任以来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理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强调其政府期间曾促成涉及中东、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多项“和平协议”。不过,他也坦言,对由5名挪威籍委员组成的评审团“并不抱太大期望”。
根据诺贝尔奖评选规则,提名截止日期为次年1月31日,这距离特朗普可能的新任期开始仅11天。尽管如此,诺贝尔委员会在筛选候选人时,仍可考虑其在当年稍后取得的外交成就。
外交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一年内的国际局势将成为关键变量。如果加沙地区的和平协议未能落实,甚至再度爆发冲突,特朗普赢得诺奖的可能性将大幅下降。诺贝尔委员会希望观察他所宣称的“历史性和平成就”究竟能否经受时间考验。
此外,特朗普一贯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分析人士认为,除非他在未来一年改变外交态度、加强国际合作,否则难以符合诺贝尔奖创始人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当年设立奖项时提出的初衷——“奖励那些为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一些评论人士还指出,特朗普曾威胁要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和巴拿马运河,并多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机制,这些行为显然不利于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图:一位特朗普支持者戴上特朗普面具,手上还拿着一个诺贝尔奖座。 (欧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