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少将放走9万红军,建国后伟人下令一定找到他。1934年长征途中,9万红军陷入生死绝境,前路被国民党军队层层封锁,后退亦无余地。 此时,国军少将莫雄看着眼前同为中国人的队伍,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掷地有声,毅然违抗命令,悄悄为红军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 莫雄的选择从不是一时冲动,这位广东英德的贫苦放牛娃,16岁就加入同盟会,曾冒死从“土匪”包围中救出蒋介石,更追随孙中山立下讨伐陈炯明的汗马功劳,31岁便升任少将旅长。 可北伐结束后,蒋介石培植嫡系、排斥异己,直接缴械遣散了他的部队,只给了个少将参议的虚衔。这份寒心,让他对国民党的派系之争彻底失望。 1930年在上海,旧部刘哑佛介绍他认识了项与年等中共党员,革命道理的开导让他越发看清民族大义的重量,主动申请入党却被劝说“留在党外更能发挥作用”,这份嘱托他记了一辈子。 1934年,莫雄意外获任赣北第四区“剿共”保安司令,蒋介石甚至给了他空白组织表让其自行组班。 他立刻赴上海联络中共地下党,将项与年、卢志英等十余名党员安插在参谋长、情报参谋等核心岗位,一个国民党“剿共”司令部,实则成了中共的秘密据点。 他常以“击溃红军”的假捷报蒙骗蒋介石,竟还得了“考成第一”的通报嘉奖,这让他得以破格参加庐山那场绝密军事会议。 会上,蒋介石公布了德国顾问制定的“铁桶计划”:150万大军、270架飞机,要在瑞金150公里外筑起30道铁丝网和碉堡群,每天推进7华里压缩包围圈,妄图一个月内全歼红军。莫雄听得心惊肉跳,散会当晚就把全套计划塞进公文包带回德安。 深夜司令部里,他把文件拍在项与年等人面前,只说“天大的事我担着,必须送出去”。几人连夜将情报密写在四本《学生字典》里,最终决定由熟悉方言的项与年亲自送往瑞金。 项与年一路伪装成商人,可进入江西山区才发现封锁比预想更严密,每个村口都有岗哨,青壮年靠近就会被当作“侦探”抓走。 情急之下,他抓起石头敲掉自己四颗门牙,双腮肿胀得面目全非,又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将密写字典藏在发馊的乞讨食物下。 哨兵见了远远就捂鼻子驱赶,他就这么赤着脚跋涉数天,终于在10月7日跌撞着冲进瑞金,见到红军战士时一句话没说完就坐倒在地,只反复喊“找周恩来”。 这份情报让中央当机立断,将战略转移时间提前了半个月。红军主力8.6万人赶在“铁桶”合拢前渡过于都河,等敌军按计划占领瑞金时,早已人去城空。 毛泽东后来感叹“我们能活着出来,搞情报的同志立了功”,只是当时没人知道,这份救命情报的源头是国民党少将莫雄。 风险很快找上门。 1935年莫雄调任贵州毕节专员,再次下令部队撤退,让红军二、六军团安全通过辖区,消息泄露后被蒋介石以“通共嫌疑”关进南京监狱。 幸得张发奎、陈诚担保,他坐牢150天后获释,可出狱后仍不改初心,任南雄县长时又释放了近百名被捕党员。抗战时期,他更是与中共北江特委合作,让上百名党员进入自己的部队,为抗日武装铺路。 1949年广州解放,毛泽东专门嘱咐赴华南任职的叶剑英:“莫雄是党的老朋友,一定要找到他,无论过去有什么错,都要安排工作。” 叶剑英立刻派人赴香港寻访,此时莫雄正因“通共”遭国民党追杀,接到邀请当即返回广州,先后担任省参事室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这位党外志士,用一生践行了“民族大义高于一切”的信念。 历史从不会辜负真正的勇者,莫雄的隐秘壮举虽曾湮没于岁月,却终因那份跨越党派的赤诚被永远铭记。民族危亡之际,正是这样的人撑起了前行的力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军少将放走9万红军,建国后伟人下令一定找到他。1934年长征途中,9万红军陷入
名城探寻
2025-10-11 01:55:10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