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打贸易战后,美国大豆因为丢了中国订单,一下陷入了麻烦。特朗普近来想了两

史鉴奇谈 2025-10-10 17:50:42

特朗普政府打贸易战后,美国大豆因为丢了中国订单,一下陷入了麻烦。特朗普近来想了两个办法解决,结果都没什么用:一是拿收来的关税钱补贴农民,可这钱其实是美国消费者掏的,只能临时救急,补不上失去中国市场的大窟窿;二是派团队去找新买家,不管是墨西哥、欧盟这些老客户,还是印度这种以前几乎不买美国大豆的新对象,要么市场太小(加起来还不到中国的零头),要么像印度那样自身大豆产量高,怕冲击本土农业不敢多买,根本填不上缺口。虽说特朗普打算跟中国谈大豆的事,但这困局本来就是他自己发动贸易战搞出来的。   特朗普看着这局面也慌了,先是想出拿关税收入补贴农民的法子。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关税钱根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最终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进口商品价格涨了,老百姓买东西得多掏钱,等于变相从自己人兜里掏钱给农民填坑。   而且这补贴顶多算临时救急,一次给个几十亿,看似不少,可比起失去中国这个年进口量过亿吨的大市场,这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   之前有数据算过,美国大豆每年光靠中国市场就能赚上百亿美元,现在订单没了,就算补贴能补上一部分损失,那些靠出口链条吃饭的仓储、运输、加工企业还是得裁员减产,整个产业链的窟窿根本填不满。   补贴不管用,特朗普又琢磨着派团队去找新买家。先是盯着墨西哥、欧盟这些老客户,可这些地方的市场规模摆在那儿,墨西哥一年也就买个几百万吨大豆,欧盟更少,加起来还不到中国采购量的零头,就算把他们的需求全填满,美国大豆的库存还是得堆着。   后来又把主意打到印度身上,印度以前几乎不买美国大豆,本以为能开发个新市场,结果人家自己也是大豆生产国,国内有不少豆农靠种大豆谋生,要是大量进口美国大豆,本土大豆价格肯定会被冲垮,印度政府压根不敢放开进口,谈了好几次,最终也只签了个象征性的小订单,连美国大豆月出口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其实特朗普心里也清楚,能救美国大豆的只有中国市场,最近又放出风说要跟中国谈大豆的事。可这困局本来就是他自己发动贸易战搞出来的——当初是美国先单方面给中国输美农产品加关税,中国才反制加税,美国大豆失去价格优势才被挤出中国市场。   现在想回头谈,哪有那么容易?中国早就把供应商多元化的路走通了,巴西、阿根廷这些年已经把美国的市场份额抢得差不多了,巴西大豆现在占中国进口量的七成以上,阿根廷还专门取消出口税抢订单,中国买家早就习惯了从南美采购,价格低、供货稳,还能用人民币结算,不用看美元波动和美国政策变脸的脸色。   更关键的是,美国大豆失去中国市场后,供应链已经开始松动。以前美国大豆从种植到出口都围着中国市场转,种子选的是中国加工企业需要的品种,运输路线也是按中国港口的需求规划,现在订单没了,想调整都难。   比如有些美国农场之前专门种高油大豆,因为中国榨油企业就认这个品种,现在卖不出去,只能改种其他作物,可改种需要时间,还得重新找种子、调整种植技术,一年半载根本转不过来。   还有那些出口码头,以前天天忙着给中国货轮装大豆,现在货轮少了,设备闲置着,工人也裁了不少,就算现在中国突然恢复订单,码头也得先招人、调试设备,一时半会儿也跟不上供货节奏。   而且美国农民心里早就有了疙瘩,之前特朗普承诺的补贴要么到账慢,要么标准复杂,不少人拿不到全额补贴,现在再听他说要跟中国谈,也没多少信心。   有个伊利诺伊州的豆农接受采访时就说,之前贸易战一开始,他就劝过政府别冲动,可没人听,现在订单没了,地里的大豆收了只能堆着,就算现在谈成了,今年的收成也赶不上了,明年种不种大豆都得再掂量掂量。还有些农民已经开始转种玉米、小麦,毕竟这些作物不用太依赖出口,至少能保证不亏太多。   说到底,特朗普搞的这两套办法,从一开始就没抓住要害。贸易战打垮了美国大豆的核心市场,破坏了多年建立的合作信任,现在想靠补贴和找新买家来解决问题,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中国市场不是说丢就能丢、说找就能找回来的,美国要是不先改改动辄加关税、出尔反尔的毛病,就算谈多少次,也很难让中国买家重新把订单转回美国。毕竟做生意讲究个稳定和划算,谁也不会放着南美那些又便宜又靠谱的货源不用,再回头去冒政策变动的风险买美国大豆——这道理,特朗普就算现在想明白,恐怕也为时已晚了。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