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湖北襄阳,一位来自武汉的游客到当地旅游时,突然发现很多高中生在吃面时直接“插队”,这让他很不解,听了当地人的解释后,他才明白这其实是大家为了照顾高中生而心照不宣的习惯! 最近在全国社交平台上,湖北襄阳一家面馆的日常场景,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不是因为面馆的面有多特别,而是几个高中生取餐时的 “不一样”,牵出了当地藏了多年的默契,也让善意与规则的话题被反复提起。 这事得从 10 月 4 日说起。 一位武汉游客趁着国庆假期去襄阳玩,中午饿了,随便找了家当地面馆。 刚站到队伍里,他就数了数前面的人,大概有几十个,正准备慢慢等,却看见一个穿高中校服的学生拿着小票走过来。 那学生没跟排队的人说一句话,直接走到取餐窗口,接过面就走了。 游客当时愣了一下,心里还想:“是不是这学生早就排过队,我没看见?” 也就没再多问。 可没过十分钟,又有两个高中生进来,都是一模一样的动作 —— 手里攥着小票,径直走到窗口取餐,完全不管队伍里还在耐心挪动的其他人。 这时候游客才确定,不是自己漏看了,而是这些高中生真的不用排队。 他心里犯起了嘀咕:“襄阳这地方,难道对学生有什么特殊的取餐规矩?” 终于轮到自己取餐,游客端着面找了个空位坐下,实在忍不住好奇,跟邻桌一位正在吃面的襄阳本地人搭了话。 他把自己看到的情况一说,对方放下筷子笑了:“这不是规矩,是我们襄阳人默认的习惯。 你想啊,高中生学习多紧,早上要早读,中午要赶回去做题,吃饭时间就那么几十分钟,多等几分钟可能就少背几个单词、少做一道题。 大家都心疼孩子,想着让他们先取餐,自己多等会儿也没关系,这么多年了,没人因为这事儿红过脸。” 游客这才明白,原来这看似 “不合规矩” 的行为,是全城人对学生的体谅。 他觉得这份默契挺特别,就把自己的经历和听来的缘由发到了网上。 没成想,帖子一发出就火了,评论区里很快挤满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说 “这才是城市该有的温度”,还留言:“今天我让了别人家的孩子,明天别人可能就会让我的孩子,这份善意能传下去,比啥都强”。 还有人建议,这种体谅学生的做法该在全国推广,给学业忙的高中生多些方便。 但反对的声音也很直接。 有网友说:“10 月 4 号是国庆假期,又不是上学日,大家要么赶行程要么陪家人,谁不忙? 上班族午休就一小时,外卖骑手要赶单,他们的时间就不宝贵吗?” 还有人担心,老这么默许 “插队”,学生会觉得 “自己有特权”,慢慢不把排队的规则当回事,甚至建议:“不如面馆专门开个高中生窗口,既照顾学生,也不影响其他人,这样才公平。” 其实,类似为学生行方便的事,别的城市也有。 山东济南有几家社区早餐店,知道学生赶早读怕迟到,专门设了 “学生快速取餐区”,提前备好豆浆、包子,学生到了报个号就能拿,不用跟上班的人挤。 这些做法和襄阳的默契一样,都是想给学生方便,又没打乱原本的秩序。 随着讨论越来越深,也有人开始往长远想。 有人说:“要是只因为‘高中生学业重’就让他们打破排队规则,那老年人排队站久了累、孕妇行动不方便,这些人的需求怎么办? 总为一个理由打破规则,时间长了,谁还愿意守秩序?” 更让人在意的是学生的成长。 有网友提到:“高中生正是学规矩、养习惯的时候,学校里老师教无规矩不成方圆,可到了社会上,规则却能为自己破例,时间长了,他们会不会觉得‘只要理由正当,就能不遵守规则’?” 还有人说:“比起多省几分钟吃饭时间,让孩子明白‘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学会尊重别人的等待,对他们的成长更重要。” 当然,没人说不能照顾高中生。 不少网友也出了实在主意:学生可以在排队时背背单词、记记古诗文,把碎片时间用起来。 学校可以调整作息,比如稍微延长点午休,或者让不同年级错峰放学,避开吃饭高峰。 这样既不耽误学生,也不影响其他人,还能守住规则的底线。 说到底,襄阳面馆这事儿能火,不是因为多新奇,而是大家从这份默契里,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但善意该怎么传,才能既不委屈其他人,又不模糊规则的边界,让孩子们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懂得尊重秩序 —— 这或许才是这场全国讨论背后,最值得琢磨的事。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10月4日,湖北襄阳,一位来自武汉的游客到当地旅游时,突然发现很多高中生在吃面时
糖豆秘境
2025-10-09 18:47:56
0
阅读:340
东来东往
武汉的襄阳“插队”风气好!二个字“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