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乌克兰终于有人敢说实话了!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公开承认:冲突结束后,乌克兰,可能将失去部分领土!库列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虽然自己不是这种决定的支持者,但“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案例”,暗示乌克兰,可能不得不像当年的芬兰一样,即使再沮丧也得“认命”。 这场冲突已经把乌克兰折腾得够呛,俄罗斯占了乌克兰20%多的地盘,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还有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部分地区,都在人家手里。 联合国数据说,乌克兰人口从战前的4300万掉到3400万,1270万人等着人道救援,平民伤亡比2023年还多了三成。 库列巴站出来说这话,不是因为他想认怂,而是他清楚,硬扛下去,乌克兰可能连喘气的机会都没了,说白了,保住国家命脉,比守住每寸土地更要紧。 芬兰的例子就挺扎心,1939年,芬兰跟苏联打冬季战争,拼了命地抗,最后还是在1940年签了莫斯科和平条约,割了10%的地,包括维堡和卡累利阿地峡。 芬兰人肯定不甘心,但这波操作保住了国家独立,后来,芬兰搞了个“芬兰化”,外交上对苏联低调,国内却把经济和民生搞得风生水起。 现在你看,芬兰年年霸榜全球最幸福国家,靠的不就是那股在夹缝里求生的狠劲? 乌克兰现在的情况,跟当年的芬兰有几分像,仗打到这份上,全面收复失地听着提气,但代价可能是拖垮整个国家。 库列巴这番话直戳那些还做着“全胜”美梦的人,乌克兰不是没骨气,而是现实太残酷。 战场上,俄军靠着伊朗和朝鲜的补给,还在顿巴斯往前拱;乌克兰虽有西方撑腰,2024年还反攻拿回点库尔斯克的地,但冬天一到,能源系统又得挨炸,日子不好过。 西方盟友嘴上喊得响,实际却有点疲了,美国防长年初就放话,恢复2014年的边界“不现实”。 欧盟倒是许了1300亿欧元的重建钱,但条件是乌克兰得先稳住内部,搞反腐和能源转型。 说句不好听的,盟友的耐心不是无限的,乌克兰得自己掂量。 乌克兰不是没路可走,芬兰的路子是一条,忍痛割地换和平,再闷头发展,还有条路可以看看阿塞拜疆。 2023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后,阿塞拜疆不光收地,还靠卖油气翻了身,成了地区大玩家。 乌克兰也能学学这招:黑海粮食走廊已经重启,赶紧把粮食卖到欧盟,攒点家底;再争取个北约的“临时安全保障”,像芬兰加入北约前那样,先把安全兜住。 别光想着打,乌克兰的无人机和科技产业这两年涨了25%,这可是重建的真金白银,把这些牌打好了,乌克兰未必不能翻盘。 乌克兰这场仗,表面是领土之争,骨子里是国家存亡的抉择,库列巴敢把这话挑明,说明乌克兰的决策圈终于有人开始面对真相。 战争从来不是浪漫的,妥协也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 乌克兰的年轻人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现在得把这股劲儿用到重建家园上。 和平的路不好走,但总比无休止的血战强,乌克兰的未来,不是地图上的多几块地,而是能不能让这片土地再次成为希望的沃土。 你觉得乌克兰是该咬牙死磕,还是忍痛换条活路? 信息来源:搜狐军事
乌克兰特使凯洛格,是特朗普团队中为数不多的清醒之人。他说:“普京无法战胜乌克兰,
【70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