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10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和乌克兰空军同时宣布:过去12小时击落对方上百架无人机。 俄方说一夜打掉184架乌军无人机,乌方说同一时段干掉88架俄军无人机,还顺手压制几十架。两边数字加起来快三百,听着像空战大片,其实全是廉价小飞机在夜空里互啃。 这数字看着挺唬人,水分到底有多大?没人能说清。双方早把“报战功”玩成了宣传战。 这些被击落的无人机,值钱吗?俄军常用的沙赫德-136,一架才2万美元。 乌军更狠,不少是消费级改装的,几百美元就能搞一架,加个炸药包就上战场。 可拦截它们的代价高得离谱。美军采购的“毒刺”导弹要12万美元,打下来纯属亏本买卖。 为啥还要拼着命打?因为数量就是战斗力。2024年乌军无人机产量达150万架,俄军约40万架。 打出去100架,哪怕90架被拦,剩10架炸中目标就赚了。这就是最残酷的“机海战术”。 俄军玩起了“无人机母舰”战术,用“海鹰”无人机带FPV深入敌后50公里。 乌军也有对策,用纸板无人机袭击俄空军基地,曾一次摧毁多架战机。 但大多时候,这些无人机刚起飞就栽了。乌军60%-80%的无人机没战果就被击落。 说白了,这不是空战,是“空中拼刺刀”。用最便宜的装备,耗对方最金贵的防御。 俄军阵地的信号干扰器从6个加到15个,乌军就改程序要7颗卫星信号才导航。 你来我往的不是高科技,是土办法的较量。谁造得快、飞得勤,谁就占优。 俄军“天竺葵”日产量已达100架,2025年7月单月发射超6000架,超去年全年。 乌军每月得要35万架才够耗,可全年产能就100万架,缺口全靠外界补。 再热闹的无人机大战,也遮不住消耗战的本质。炮弹不够、兵力不足,才靠小飞机凑数。 那些动辄上百的击落数字,与其说是战功,不如说是这场战争的“注水成绩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10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和乌克兰空军同时宣布
灵敏白云
2025-10-08 00:42:1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