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苏炳添疯了?放暨大院长不当,跑接力破12年纪录,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夸! 谁懂啊!36岁的苏炳添根本没打算“服老”,放着暨大体育学院院长的安稳日子不过,非要扎回短跑赛道拼尽全力! 都觉得短跑是20岁出头年轻人的天下,36岁早该退居幕后,可他偏要打破这份“理所当然”,4×100米接力站在最累的第一棒,还带着广东队把自己12年前创下的省纪录给破了! 有谁能想到,苏炳添这个年纪再回到赛道,竟然还能跑得这么猛?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应该转型去做教练或者进入其他领域。毕竟,短跑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一般都在20岁到30岁之间,像苏炳添这样36岁依然活跃在顶尖赛场,多少让人感到有些“逆天”。 更何况,苏炳添的背景也不是普通人可比。他早就有了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的职位,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按理说,到了这个年纪,他完全可以选择一条安稳的道路,安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享受成功带来的荣光。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回到赛道上,继续追逐着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拼尽全力去打破纪录。 你会问,为什么他要这么做?是因为热爱?还是因为无法忘却赛场上的激情?也许,这种选择根本不是简单的热爱那么简单。苏炳添选择继续奔跑,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挑战,一种对年龄、对时间的抗争。在很多人眼里,36岁已经是“老去”的象征,很多运动员在这个年纪早已告别了赛场。而苏炳添呢?他用自己的实力告诉世人,年龄不过是数字,真正的“强者”是无视这些外在的限制,能始终坚持、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 而说到这次打破的纪录,苏炳添站在4×100米接力赛的第一棒,承担了非常重的责任。第一棒可不仅仅是跑得快那么简单,它决定了整个团队的节奏与士气。苏炳添毫不退缩,不仅让自己重新燃起了拼搏的斗志,还带动了整个团队,最终破了自己12年前的省纪录。这个成绩,不仅让他重新找回了当年的状态,也让很多人对短跑的理解发生了改变。 在中国体育界,苏炳添的名字早已成为了传奇。他不仅是短跑的“飞人”,还是很多年轻运动员的榜样。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不服老”,什么叫“敢于挑战”,更重要的是,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热爱与坚持的力量。无论是在场上还是场外,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韧性与毅力,这种精神,或许是他选择继续拼搏的真正动力。 可说到这里,还是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存在。有些人会问,苏炳添为什么不选择把更多精力放在他的学术事业上,或者为下一代运动员提供指导?他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足够的成就,为什么要冒着身体负担的风险继续在赛场上与年轻选手竞争? 这种质疑的声音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毕竟,作为一个成功的运动员,苏炳添已经超越了很多人梦想中的高度,选择在这个年纪继续比赛,的确让人感到一些不必要的冒险。毕竟,短跑本就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运动,身体的负荷越来越大,年龄的增大也意味着恢复力的下降。 但是,苏炳添并没有被这些质疑所左右。他并非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也许正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才更加清楚每一次的奔跑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他选择继续跑下去,背后承载的,不仅是对自己成就的坚持,也可能是对生命每一刻的尊重与珍惜。 无论你怎么看,苏炳添的选择都不失为一种勇气与决心的体现。更何况,他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而跑,他的每一场比赛,都能激励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年龄所束缚,不被常规所限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36岁苏炳添疯了?放暨大院长不当,跑接力破12年纪录,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夸! 谁懂
博白计歌
2025-10-06 08:16: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