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中美这场较量,全世界都在看热闹,赌谁先扛不住。现在的情况很简单:中国工厂能造东西,美国印钞票买东西,但美国拿着钱买不到中国货,中国造的东西又换不成美元。 贸易战这几年,从关税到芯片封锁,玩得越来越真。2025年特朗普上台,二话不说就把对华关税拉到145%,中国回手125%,一场围绕商品、技术和货币的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美国农业最先感受到寒意。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在4月10日至4月17日当周,中国仅从美国购买了1800吨大豆,与前一周的72800吨相比形成断崖式下跌。 与此同时,中国削减了1.2万吨美国猪肉订单,当周美国对华猪肉出口量骤降至5800吨,创下2025年以来的最低点,较前一周暴跌72%。 伊利诺伊州的农场主们眼睁睁看着仓库塞满无法销往中国的谷物,被迫转卖巴西等市场,导致价格崩盘。这让人想起2018年贸易战初期的场景,当时美国政府也不得不掏出巨额补贴安抚农业州。 根据经济研究公司全球贸易伙伴关系的分析,从2025年1月到5月,加利福尼亚州因关税政策承受了高达113亿美元的成本,得克萨斯州也损失了60亿美元,这些州恰恰是美国的农业和出口重镇。 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格尔特坦言,中国的需求占到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的60%,找到能取代中国需求的其他市场非常困难。 在科技领域,美国的封锁同样遭遇反噬。中国市场取消美国企业的千亿芯片订单,让高通、英特尔、AMD等芯片巨头股价直接崩成“自由落体”,英特尔股价跌穿十六年最低线,AMD单季度营收暴跌3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一年吃掉全球54%的芯片产量,失去了这个市场,美国芯片企业根本找不到替代者。 面对技术封锁,中国芯片产业在承受供应链压力的同时,也激发了自主研发的动力。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面对《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他坦言华为在单芯片上仍落后美国一代,但正尝试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集群计算补单芯片的方法,在结果上达到实用状况。 这种应对策略体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到电子特气,这些虽然仅占芯片总成本的10%-20%,却直接影响芯片性能与良率,成为中国半导体突破技术封锁的核心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已印发方案,明确支持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 这场冲突的涟漪也波及全球。美国关税政策令日本上市公司业绩承压,作为日经股指成分股的42家主要上市公司本财年营业利润预计共计减少3.5万亿日元,其中七大汽车制造商的利润损失就占了近八成。 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对全球宏观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全面实施并遭遇报复性关税的情景下,全球社会福利损失可能高达2%,贸易总量将下降8.5%。全球供应链广泛中断,高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行业产出下降最为明显。 同时,贸易流向也在重塑,例如在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125%的关税后,俄罗斯炼焦煤供应商有机会部分接手美国对华的供应份额。 从更深层次看,这场贸易战的根源并非表面的货物贸易逆差。学术分析指出,美中货物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控制,以及统计方法上的缺陷,它并不能真实反映两国的贸易竞争力和收支状况。 其本质是作为老牌守成帝国的美国与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之间的全球战略竞争在经贸领域的反映,具有结构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哈佛大学商学院讲师安迪·泽莱克也认为,贸易争端反映了两个国家政治经济结构之间的冲突,是更深层次国家实力竞争的表象。 如今,美国对华出口从去年的万亿贸易顺差,到今年上半年已缩水41%。美国拿着印出来的钞票,却发现曾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货架变得空空如也;而中国工厂的生产线依旧运转,但换回的美元却在减少。 这场较量没有旁观者,全球产业链、贸易格局和各国经济都在这场风暴中寻找新的平衡点。
[微风]中美这场较量,全世界都在看热闹,赌谁先扛不住。现在的情况很简单:中国工厂
士气沉沉
2025-10-05 15:50:4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