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兰屿,面积约45平方公里,有钓鱼岛的十几倍大,相当于67500亩,可以对比澳门面积只有33平方公里。兰屿是海底火山喷发隆起而形成的,因上面盛产蝴蝶兰而得名。这地方位于太平洋外海,东边就是深海外海,岛屿陆地有一定的规模,有很大的战略价值。 兰屿岛的位置正好卡在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的中间,北边离琉球不远,南边隔着海峡跟菲律宾的巴坦群岛相望,到台湾台东也就不到50海里,等于把南海和太平洋的门户给守在了中间。 而巴士海峡本身就是两条大洋的天然分界线,更是国际航运的“黄金通道”,从新加坡、雅加达去远东的船,香港往夏威夷、美洲的船,大多得从这儿过,尤其是日本从中东、非洲运石油的船,基本都要走这条线,堪称“能源生命线”的必经之地。 兰屿就像这条通道上的“瞭望台”,谁从这儿过、往哪个方向走,在岛上设个观测点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这种对航运通道的监控能力,在和平时期关乎经济安全,到了特殊时期更能掐住关键物流的命脉。 从军事层面看,兰屿的价值就更突出了。这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堆起来的,岛上10座超过400米的山丘里,主峰芳兰峰有548米高,这种地形太适合建雷达站和观测设施了,站在高处能把周围几百公里的海面、空域都扫一遍,比在平地上建观测点管用得多。 台当局显然早就看清了这一点,2024年刚在兰屿装好了一座能监控24海里毗连区的雷达,比之前的12海里范围翻了一倍,还特意选了海拔150米以上的基座,就是为了扩大侦搜范围,而且这雷达还能跟台军的“联成系统”联网,搜着的目标能直接同步给军方。 其实台军早以前就想在这儿建“军规”雷达,现在海巡的设备一升级,等于把台湾东南海域的监控网往前推了一大步,不管是海上的小艇还是天上的飞机,都很难逃过监测。 去年中美军机在兰屿上空的交锋,更暴露了这地方的军事意义。当时美军军机闯入兰屿上空,解放军先一步广播喊话驱离,而台军全程没敢动。 台退将栗正杰后来都说,兰屿空域是台军战力保存的关键位置,花莲的佳山基地、海军疏泊区都得靠这儿衔接,解放军能轻松出现在这儿,等于打破了台军的东部防御预期。 更绕不开的是周边的博弈,美军之前在南边巴丹岛部署了反舰导弹,射程直接能覆盖兰屿海域,摆明了想卡住这条通道;台军智库甚至把兰屿列为“远征前进基地”的候选,说能在这儿部署导弹发射车,跟美军搞协同作战。 这就看得很清楚了,谁能掌握兰屿附近的制空制海权,谁就掌握了西太平洋的主动权。 而且兰屿的自然条件还自带“战略增益”。它的东岸和北岸有宽宽的隆起珊瑚礁,加上海水侵蚀出的峭壁和海蚀洞穴,不光天然易守难攻,还能藏舰船、设据点,要是真有需要,这儿能当临时的补给点或者隐蔽所。 更别说它还处在黑潮北流的通道上,周边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要是作为驻点,后勤补给的保障也相对容易。 所以说兰屿的战略价值根本不是靠面积堆出来的,是它刚好站在了西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上——既是航运通道的“守关人”,又是军事预警的“前哨站”,还是地缘博弈的“晴雨表”。 不管是平时保障国际航运安全,还是特殊时期维护区域控制权,这小岛的分量都重得很,也难怪各方都把这儿当成必争之地。
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兰屿,面积约45平方公里,有钓鱼岛的十几倍大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0-04 09:46:2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