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嫌疑对象背后的博弈迷局 一场仅用0.1毫克神经毒剂就险些致命的暗杀,让流亡莫斯科的阿萨德在ICU抢救10天方才脱险,而这起投毒案的嫌疑人名单,牵扯出横跨三国的政治暗战。 最反常的莫过于病房外的探视名单:手握家族军事力量的亲弟弟马赫尔被明令禁止靠近,曾负责政务协调的前总统府秘书长却能自由出入,这种刻意切割核心势力的安排,比中毒本身更耐人寻味。 拨开迷雾,三大嫌疑对象的动机与破绽逐渐清晰。首先是叙利亚现任总统朱拉尼领导的政权,虽有清除旧政权象征的需求,但惯于爆炸暗杀的他们,很难完成如此精准的投毒操作,如同让粗汉绣花般违和。其次是以色列摩萨德,尽管其有“精准暗杀”的前科,但阿萨德倒台后双方恩怨已淡,此时动手无异于在火药桶上点火,风险远大于收益。最令人深思的是俄罗斯内部势力,从克格勃时代延续的化学暗杀传统、阿萨德从总统别墅迁居普通公寓的待遇变化,都暗示这位流亡者或已成为俄方想甩掉的“烫手山芋”,所谓中毒更像是权力棋局中的“弃子”动作。而朱拉尼在中毒传闻4天后便签发逮捕令,实则是借题发挥向西方示好,为政权争取合法性。 这场充斥着算计与阴谋的风波,终究掩盖不了叙利亚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尽管4000亿美元重建市场的诱惑仍在搅动各方势力,但从朱拉尼筹备总统选举到国际社会对正义的追问,都在印证:无论权力博弈如何激烈,唯有以民为本的治理,才能让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真正走出阴霾。
巴沙尔遭投毒暗杀刚出院,昔日死敌就以贵宾身份抵达俄罗斯,抢救11天保命,亲弟却不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