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正在快速推进核聚变技术,若成功将影响全世界! 据外媒报道,目前中国正在

寒泉漱石鸣 2025-10-03 22:47:54

外媒:中国正在快速推进核聚变技术,若成功将影响全世界! 据外媒报道,目前中国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加速开发核聚变技术。中国已经发起了类似美国“曼哈顿计划”的行动,加强对核聚变供应链的控制,试图主导核聚变领域并超越美国。如果中国成功这一目标,将很快颠覆全球现有的能源秩序。 核聚变之所以被称为“终极能源”,是因为它模拟太阳的原理,通过轻原子核结合释放巨大能量,燃料来自海水中的氘和氚,几乎取之不尽,而且不会产生长期放射性废物或温室气体。 但实现可控核聚变难度极高,需要维持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稳定运行,这被公认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挑战之一。 而中国正在这个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雄心壮志,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到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整个推进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比如中国自主研发的东方超环(EAST)装置,已经多次刷新等离子体运行时间的世界纪录。 此外,中国核聚变计划的系统性远超外界想象,它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研究,而是从原材料、关键技术到未来商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这玩意儿可不是造个机器那么简单,从超导材料到耐温部件,每一样都是 “卡脖子” 的硬骨头,而咱们现在几乎把所有关键环节都啃下来了。就说聚变堆 “心脏” 里用的低温钢吧,以前国际上都用 316LN 不锈钢,可要是想搞更高磁场的先进堆,这材料根本扛不住。 咱们中科院的团队不服输,硬是花了 10 年时间折腾出 “中国高强低温钢 1 号”,屈服强度达到 1500 兆帕 —— 相当于指甲盖大的地方能扛 15 头大象的重量,比国外的老材料强了三分之一还多。 更牛的是,这材料从研发到量产,全是咱们自己的队伍干的:4 家科研机构带着 13 家企业组成攻关联盟,自己投钱、自己测试,连外国专家一开始都摇头说不可能,结果咱们不仅做出来了,还已经用在了新的紧凑型聚变装置上,这装置今年就要进入总装,建成了就能首次演示聚变发电,这速度谁看了不咋舌? 与美国、欧洲等传统核聚变强国相比,中国的优势在于集中资源、快速迭代的能力。 美国虽然私人资本投入活跃,如CFS等初创公司获得大量投资,但缺乏国家层面的协调;欧洲和日本技术积累深厚,但进展相对缓慢。而中国将核聚变上升为国家战略,类似于当年的“两弹一星”工程,通过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和跨部门协作,避免了科研碎片化问题。 例如,中国的核聚变研究团队能够快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工程实践,EAST装置的升级改造周期远短于国际同类项目,这种效率让西方专家感到惊讶。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ITER项目,但不是简单跟随,而是通过贡献部件和技术来学习吸收,再反哺自主项目,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十分高明。 如果中国率先实现核聚变商业化,带来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 首先,能源价格将大幅下降,电力成本可能降至目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这将彻底改变全球经济格局。高能耗行业如冶金、化工等将迎来革命性变化,海水淡化成本下降也能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 此外,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地位将一落千丈,中东、俄罗斯等资源型国家经济结构将被迫转型,而中国作为能源技术输出国,将获得类似现在OPEC的能源话语权。 更别提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用建火电站,不用搞油气管道,拉个核聚变小堆过去就能供电,这才是真正的 “能源普惠”。 当然,核聚变商业化的挑战依然巨大,如材料耐辐照性、氚自持等技术难题仍需攻克。但中国已经显示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耐心。 政府规划中,核聚变被明确列为“未来产业”,2050年目标是示范发电,2060年力争商业化应用。这个时间表看似遥远,但考虑到核聚变的复杂性,已经是极具野心的规划。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投入不受政府换届或经济波动影响,保持了罕见的连续性,这正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的基础。 以前咱们搞技术,总有人说 “中国只会跟风”,可这次核聚变,咱们是真的要当领跑者了。从被外国专家泼冷水,到自己造出 “高强低温钢”;从跟在别人后面学,到 EAST 打破世界纪录;从零散攻关,到掌控全产业链,这每一步都藏着不服输的劲儿。现在外媒喊 “中国要主导核聚变”,不是捧杀,是他们真的看到了差距。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寒泉漱石鸣

寒泉漱石鸣

寒泉漱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