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号,围绕俄罗斯与伊朗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俄罗斯已经正式接任了10月联合国

姚博士看世界 2025-10-03 07:12:35

10月2号,围绕俄罗斯与伊朗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俄罗斯已经正式接任了10月联合国安理会的主席国;二是俄罗斯已经决定不承认、不执行对伊朗的快速恢复制裁;三是俄伊所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恰好正式生效。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系列的进展?俄罗斯与伊朗在朝向同盟化的关系在前进吗? 首先,这体现出了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围绕乌克兰的冲突在向伊朗方向蔓延。伊核问题的主角,本来是美国与伊朗双方,但自从欧洲的英法德三国启动恢复制裁机制之后,欧洲似乎站上了伊核问题的第一线。很多人不解欧洲本来是伊核协议当中的一支建设性力量,如今为何变化成了一支破坏性力量?背后的重要原因,还是欧洲不满伊朗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表现,尤其是外传的在无人机领域与俄罗斯的合作。因此从8月底以来,欧洲的一连串举动,表明了乌克兰危机正在和伊朗问题发生联动。欧洲人并没有孤立地看待伊朗核问题的发展。 第二,俄罗斯为什么敢于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呢?一方面,俄方认为英法德三方跳过了协议当中的分歧解决机制,程序上不适当。另一方面俄方也质疑,在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之后,英法德三方是否还有独立启动这一机制的权利。而且非常巧合的是,俄罗斯按顺序恰好担任了10月份安理会的主席国。因此可以想象,在整个10月份,在安理会平台上围绕对伊朗的制裁问题,俄罗斯与欧洲之间会产生极大的冲突与争议。 第三,更加无巧不成书的是,10月2号俄罗斯与伊朗在年初所签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恰好生效。它其实也赋予了俄罗斯在各领域与伊朗进行战略协调的法律基础。比如条约当中就明确规定——双方要在联合国通过外交手段保护彼此的利益;并且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反对单方面的强制制裁。可见在年初签订这项条约的时候,双方就预见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那么,这一系列的动向,是否意味着俄罗斯与伊朗之间在朝着同盟化的方向去发展呢?总的来看,俄伊之间合作的战略意涵的确在增强,但它并非是俄朝之间或者沙特与巴基斯坦之间的那种共同防御关系。条约当中并没有涉及双方建立攻守同盟的条款,而只是强调双方要加强彼此的军事防御能力,并且“当其中一国遭遇第三国攻击时,不去加入其攻击行为”。 俄罗斯与伊朗都是欧亚地区的重要大国,他们恐怕也深知建立正式同盟所带来的地缘政治政治影响,因此采取了较为务实的中间方案。但随着来自外部的压力越来越大,必然会推动俄伊愈发走进。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恐怕也要从地区和全球战略稳定的角度思考相关问题。既要解决与俄罗斯共存的问题,又要推动伊朗核问题的持续进展,而非不加区分地把两者揉和起来,用阵营化的思维与策略去应对。

0 阅读:488

猜你喜欢

姚博士看世界

姚博士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