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估计还想

康安说历史 2025-10-02 22:46:07

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估计还想踩着中国人把资源要了,不一定扶的起来。 要说中国为啥偏偏把埃及当成突破口,根本不是二选一挑出来的结果,实在是伊朗自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而埃及又用实打实的诚意接住了机会。 先看伊朗这边,完全是合作中的 “不确定因素天花板”。明明手里攥着石油资源的好牌,却总在合作里玩 “出尔反尔” 的套路。 2011 年和中国企业签了 20 亿美元的巴赫蒂亚里大坝合同,号称要建世界最高的混凝土大坝,结果折腾半天突然翻脸,说央行对中方融资方案不满意,二话不说就把项目转给了自家革命卫队的企业。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连具体哪儿不满意都说不清,一会儿甩锅中方进度慢,一会儿又被曝是国内利益集团在背后搅局。这还不是个例,有数据戳破真相:过去五年中国企业和伊朗签的合同,实际兑现的投资连 10% 都不到,等于说大部分合作都成了 “纸面画饼”。 伊朗大概是觉得手里有石油筹码,就想踩着中国的投资要资源、要技术,却连最基本的合作诚信都守不住,这样的合作对象,确实让人觉得扶不起来。 反观埃及,那真是把 “诚意” 二字刻进了合作细节里。埃及 96% 的国土都是沙漠,粮食问题一直是老大难,中国企业带着技术找上门时,他们没有半点架子,直接把国家级农业项目的核心环节交了出来。中曼集团从 2016 年扎根埃及,近九年里在沙漠里钻了 680 多口水井,每口井都成了 “生命之源”。 在新河谷省的奥韦纳特农场,中国技术种出的小麦亩产近 480 公斤,一口井就能解决至少 3 个埃 及人一年的口粮,这可不是虚头巴脑的承诺,是实打实的丰收场景。连当地农场经理都捧着麦粒直夸,这种看得见的成果,比任何口头保证都管用。 更关键的是埃及懂得 “双向奔赴”,不是只想着占便宜。2025 年新峰钢铁要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投 16.5 亿美元建制造中心,埃及总理、副总理全到场签约,把态度摆得明明白白。 要知道,新峰早在 2016 年就带着水泥技术进入埃及,运营的 10 条生产线占了当地 30% 的产能,这次加码建厂,直接瞄准汽车、家电等高附加值产业,还能创造 8000 个直接就业岗位,完美契合埃及 “2030 愿景”。 对比伊朗把中国企业当 “备胎” 的操作,埃及简直是把中企当成了共同发展的伙伴,连钻井技术都愿意主动学,中曼的空气泡沫钻井法刚用起来,当地企业就跟着交流取经,这种开放的姿态,谁不愿意合作? 从战略层面看,埃及的 “靠谱” 更是甩伊朗几条街。伊朗常年被制裁,合作项目动不动就受国际局势影响,风险高得离谱。 埃及却占着苏伊士运河这个黄金枢纽,中国企业在这儿建工厂、搞物流,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都顺风顺水,新峰钢铁的炼钢厂就因为靠运河,省了一大笔运输成本。 更别说埃及对合作的执行力,中曼在明亚省沙漠钻井,当地政府主动协调解决设备运输难题,钻井队不到一年就完钻 63 口深水井;而伊朗连个融资方案都协调不明白,还把项目当政治筹码,高下立判。 其实中国从来没把伊朗和埃及放在对立面选,只是合作讲究 “双向奔赴”。伊朗手里握着资源牌,却总想着算计,签好的合同说撕就撕,投资兑现率低得可怜,摆明了想踩着中国的技术和资金要好处,这样的合作自然走不长远。 埃及则不一样,知道自己缺技术、缺基建,就用真心换真心,把国家级项目交给中企,全力配合施工,甚至主动学习技术,让合作落地生根。 说白了,不是中国选了埃及,是埃及用实打实的行动接住了机会,而伊朗自己把合作的路堵死了,毕竟谁也不愿意跟一个出尔反尔、只想占便宜的伙伴长期打交道。

0 阅读:245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