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先发制人,实施反制。 中方这波先发制人可太有章法了,根本不给那些想搞歧视的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02 18:03:10

中方先发制人,实施反制。 中方这波先发制人可太有章法了,根本不给那些想搞歧视的国家留缓冲的余地。 9月29号国务院刚公布修改《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等于直接把反制的规矩摆到了台面上,这时间点卡得特别准——要知道美国那边嚷嚷着要对中国船只收额外港口费,10月14号就要生效,可他们自己连具体怎么收、收多少的细则都没捋明白,咱们这边已经把反制的拳头攥紧了,这就是实打实的“先下手为强”。 这事得从美方的小动作说起,早在4月份他们就搞了个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后来干脆宣布要收所谓的“海运服务费”,第一阶段就按每净吨位50美元收,三年内还得涨到140美元,甚至后面还要限制中国造的船搞液化天然气运输。 这明摆着是歧视,中国船东协会早就站出来反对了,说这是单边主义瞎胡闹,根本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可美方不管这些,还在那磨磨蹭蹭出细则,咱们直接用修条例的方式亮出反制牌,等于告诉他们:想搞小动作?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损失。 这次修改的条例里,最关键的就是新增的反制条款,说得特别明白:不管哪个国家或地区,只要敢对中国的海运企业、船舶或者船员搞歧视性限制,要是没有合理的补救办法,咱们就直接出手反制。 这些反制措施可不是虚张声势,每一条都戳在要害上。就说那个“特别费用”吧,不是平白无故多收钱,就是针对那些给咱们使绊子的国家,他们的船一来中国港口,就得按规矩多交一笔钱,交多少全看他们当初怎么搞歧视的,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美国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商美森轮船就得掂量掂量,他们常年跑中美航线,要是真被收特别费用,成本蹭蹭涨,最后要么自己扛着要么转嫁给美国货主,怎么算都不划算。 更狠的是禁止或限制船舶进出中国港口这一条。别以为美国船不多就无所谓,联合国数据显示美国国旗的船只占全球载重吨的0.6%,可要是把“美国背景”算上,那些美国企业租赁的、或者靠美国资本融资的船可就多了去了。 中国的港口可不是随便能替代的,上海港、宁波港常年霸占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前几名,全球贸易多少货物得靠中国港口中转。要是美国的船真被限制靠港,他们的农产品、工业品想运到亚洲市场就得绕远路,成本涨了不说,交货还得延期,美国商家哭都来不及。 还有那个数据和业务限制,现在的航运业早就不是凭经验跑船的年代了,从航线规划到货物调度,全得靠精准的数据支撑。要是禁止那些搞歧视的国家获取中国海运数据,他们的企业就跟瞎了眼一样,根本没法高效安排进出中国港口的业务。 更别说经营海运辅助业务了,像船舶代理、货物装卸这些环节,少了中国市场的准入资格,那些国际海运公司的业务版图直接就缺了一大块。要知道中国船厂今年前8个月拿了全球53%的新船订单,手里握着航运业的半壁江山,真要限制业务,受损失的还是那些搞歧视的国家自己。 其实中方一直都是敞开大门做海运生意的,入世这么多年,国际主要海运企业都在中国设了机构、开了航线,咱们的海运服务网络遍布全球,从来没搞过歧视。可架不住有人总想用单边主义搞特殊,这次修条例就是把底线划清楚:公平竞争欢迎,搞歧视就别想占便宜。 中国船东协会都明确表态支持了,说这是维护行业正当权益,就算遇到困难也会保障供应链稳定。反观美国那边,自己的政策搞得业内“一头雾水”,律师和企业都在抱怨细则不明,连马士基、达飞这些巨头都不愿跟着加附加费,还有不少公司把中国造的船调去不挂靠美国的航线,可见他们的政策有多不得人心。 这波先发制人最妙的地方在于,不是被动挨打后才反击,而是在对方政策生效前就亮明底牌,让他们提前知道后果。美方总想着用收费遏制中国海事发展,却忘了中国在航运业的话语权早就今非昔比了,从造船到港口再到海运服务,咱们全产业链都有优势。 真要是闹起来,美国消费者得面对物价上涨,美国企业得丢市场,最后只能是自食其果。中方这一手既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也给全球航运业立了规矩:想搞贸易保护主义?没那么容易。

0 阅读:156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