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还活着,但活得很安静。 村里人每月拿六七百块工资,房子免费住,孩子上学不花钱,生病有保障,听起来像乌托邦。 可你去转一圈,年轻人几乎都走了。 不是他们不念旧,是六百块在县城连房租都付不起,更别说买一部新手机、吃顿像样的饭。 我见过一个从深圳回来的南街村青年,他说:“我爸妈觉得集体好,可我攒不下钱,谈不了恋爱,养不起娃。”他没骂村,也没夸城,只是叹气。 这种沉默,比任何争论都更真实。 南街村不是失败者,它像一座被时光遗忘的博物馆,展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主义。 它没骗人,也没忽悠人,只是时代跑得太快,它跟不上了。 有人羡慕它的安稳,有人嘲笑它的落后,但没人能复制它——因为没人愿意用一生的自由,换一份不涨的工资。 它存在的意义,或许不是让人效仿,而是提醒我们:当所有人都在追逐更高收入、更大房子时,还有人选择把日子过成一种信仰。 这种选择,不该被简单地当成笑话,也不该被神化成榜样。 它只是中国乡村里,一个没被放弃的实验品。 我们不必去南街村生活,但至少该明白,有人在用另一种方式,认真地活着。
南街村还活着,但活得很安静。 村里人每月拿六七百块工资,房子免费住,孩子上学不
明天会吏好
2025-10-02 01:30:57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