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5年,高欢外出征战,14岁的长子高澄趁夜摸进庶母房间,只见对方面露潮红地

曼彤说世界 2025-10-02 00:19:58

公元535年,高欢外出征战,14岁的长子高澄趁夜摸进庶母房间,只见对方面露潮红地对他说道:“妾身等了你许久了!” 在历史的棋盘上,几乎没人像东魏权臣高澄那样,离龙椅仅一步之遥,却被一枚最不起眼的棋子“将死”。 这事儿要是搁一般官宦家庭,儿子早就被打断腿了——可高欢是谁?东魏的实际掌舵人,家里的规矩比朝堂还严。消息传回来时,高欢正带着大军在前线拼杀,气得当场摔了马鞭,连夜派人把高澄绑到军营,扬言要废了这个长子。14岁的高澄跪在军帐里,没哭没闹,只说了一句:“父亲要是废了我,弟弟们谁能撑起高家的摊子?”这话戳中了高欢的软肋——高家看似权倾朝野,可几个小儿子要么年幼要么怯懦,还真没人能接过高澄这根接力棒。 后来才知道,高澄敢这么“放肆”,早把家里的弯弯绕摸得门清。那庶母是高欢新纳的郑大车,出身北魏贵族,却在高家过得小心翼翼——高欢常年在外打仗,正妻娄昭君又是个说一不二的角色,郑大车想找个靠山,瞅来瞅去就盯上了身为世子的高澄。而高澄呢?表面是少年冲动,实则心里打着小算盘:拿下郑大车,既能摸清父亲后院的底细,还能借着这层关系拉拢郑大车背后的北魏旧臣,一举两得。要不是后来有人告密,这出“叔嫂私通”的戏码,恐怕还能藏得更久。 这事儿也让高欢看清了长子的成色——这孩子狠辣、早熟,比自己当年还会玩权谋。没过多久,高欢就把朝廷里的部分事务交给高澄打理,算是默认了他的世子地位。高澄也没让人失望,16岁当尚书令,19岁总揽朝政,一上手就拿那些贪污的勋贵开刀。有个叫孙腾的老臣,是高欢的发小,仗着资历克扣军饷,高澄直接派人把他锁到府里,打了几十板子才放出来。孙腾哭着找高欢告状,高欢却笑着说:“我这儿子比我懂规矩,该打!” 可就是这么个步步为营的人,偏生栽在了最不设防的地方。公元549年,高澄已经把东魏孝静帝架空成了傀儡,皇宫里的侍卫都是他的人,朝堂上的大臣半数是他的门生。那天他在邺城的密室里和亲信商量禅位的事,门外站着的是他的厨子兰京。这兰京本是南梁将领兰钦的儿子,当年被高澄俘虏后,硬被留在府里当厨子。兰京求了好几次想回家,高澄都骂他“战俘也配谈条件”,还威胁说再敢提就杀了他。 密室里的高澄正说得兴起,兰京端着饭菜进来,他抬头瞪了一眼:“没叫你进来,滚出去!”这话彻底逼疯了兰京——他怀里藏着把菜刀,本来就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思来的。没等高澄反应过来,菜刀已经砍了过去。旁边的亲信吓得魂飞魄散,有的钻到桌子底下,有的往外跑,等卫兵冲进来时,高澄已经倒在血泊里,才29岁。那个离龙椅只有一步的人,最终死在了一个连棋子都算不上的厨子手里。 高澄这一辈子,算尽了人心,算准了朝堂,却没算到“赶尽杀绝”四个字里藏着的祸根。他总以为权力能镇住所有威胁,却忘了再小的怨恨,攒到极致也能变成刀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