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重磅消息: 华为9月30日官宣:根据公司轮值董事长制度,决定任命孟晚舟女士从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止担任轮值董事长,主持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任期六个月。 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当值了,前两次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每次六个月的任期,踩着徐直军、胡厚昆的节奏循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接班”,但懂华为的都知道这误会大了。 孟晚舟自己早说过,华为是集体领导,不会把命运系于某个人身上。这话戳中了轮值制度的精髓——不是轮岗练兵,是“轮思”,让决策者跳出部门利益看全局。 任正非当年设计这套制度,就是要削平“山头”。高层从日常事务里抽出身,能跟顶尖高手交流,反而更能抓准未来方向,他甚至说过“十亿合同签了我都不知道”的松弛感。 孟晚舟能站到这个位置,靠的从不是身份。2013年她管财务时,发现全球9000多财经人员每天花三小时整理票据,光这一项每天就耗近千万。 她没裁员,反而推数字化转型,用OCR工具替代重复劳动,省出近百亿成本,还把上千人力解放到业务前线。这股“抠细节、提效率”的劲,藏着华为的生存密码。 2024年她当值时,终端业务一年涨了938亿,智能汽车业务更是暴增474%,鸿蒙智行问界M9直接抢了豪华车市场的饭碗。财报里那1797亿研发投入,背后是她算准的“战略账”。 但这次接棒,手里的牌可不轻松。2025年上半年华为净利润降了32%,芯片代工成本涨得厉害,中芯国际的工艺良率刚到75%,还得啃自主EDA工具的硬骨头。 华为云亏了好几年,2025年刚调整架构要冲盈亏平衡;消费者BG和车BU还在抢芯片资源,这些内耗都得她来捋顺。六个月时间不长,却全是硬茬。 她的优势在于“平衡感”。既懂财务节流,知道哪里能省出研发钱;又经历过外部打压,当年签DPA协议不认罪的韧性,让她应对美国技术封锁更有底气。 外界总盯着“轮值”的期限,却忘了华为的巧思:下台时就是充电期,跟各部门座谈摸情况,上台时早就胸有成竹。这种“接力跑”比一人独断更稳。 孟晚舟接的从不是“权力棒”,是“方向盘”。要在芯片突围、生态落地、内部协同里找平衡,这考验的不是个人权威,是制度滋养出的全局视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华为公司重磅消息: 华为9月30日官宣:根据公司轮值董事长制度,决定任命孟晚舟
苏柒小文
2025-10-01 12:03: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