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被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就给中国出了个难题,中方的回应很高明。 9月26日,巴勒斯坦驻俄罗斯大使诺法尔确认“已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的消息,让这个刚收获联合国157国承认的经济体,瞬间成为全球外交焦点。 自2006年成立以来,金砖从来不是“来者不拒”的俱乐部,扩员节奏始终稳扎稳打。2011年南非加入后,时隔十三年才在2024年迎来沙特、伊朗等五国,2025年初印尼的加入让成员增至十国。 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虽说没明文写规矩,但老成员心里都有杆秤。 印度就曾说过,新成员GDP得够4000亿美元,可巴勒斯坦2023年GDP才188亿美元,这数搁中国也就一个中等县城的体量,跟金砖里随便哪个国家比都差着十万八千里。 更关键的是政治稳定,巴勒斯坦现在西岸是法塔赫管,加沙是哈马斯管,内部还没拧成一股绳,金砖要是收了它,万一哪天内部闹起来,岂不是给自己添乱?之前阿根廷就是因为政府换了政策就变卦,让金砖吃了回教训,现在对政治稳定性看得特别重。 更难办的是金砖的决策规矩,得所有成员都点头才行,这里面立场可复杂了,印度跟以色列关系一直铁得很,肯定得掂量掂量;沙特、伊朗虽说跟巴勒斯坦同属阿拉伯世界,但自家生意跟以色列也有牵扯,未必会全力支持。 中国要是直接说“行”,那是坏了金砖的规矩,以后别的小国都来申请,这圈子还怎么维持? 可要是直接说“不行”,又对不起中巴几十年的交情,毕竟咱一直支持巴勒斯坦的民族事业,在国际上也向来站在弱小国家这边,传出去好像咱嫌人穷、不讲情面,你说这是不是个两难的坎儿? 就在全世界都盯着中国怎么表态的时候,外交部那句“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到金砖合作中来”一出来,懂行的都得说声“高”。 这话看着简单,其实藏着三层意思,每一句都说到了点子上。首先“志同道合”四个字就把调子定了,金砖本来就是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的地方,巴勒斯坦反对单边主义、想打破西方霸权的心思,跟金砖的理念对上了,这就先肯定了人家的立场,给足了面子,没让巴勒斯坦下不来台。 其次,这话没提半个“行”或“不行”,既没把门关死,也没轻易许诺,要知道金砖扩员从来不是中国一家说了算,得大家坐下来商量着来,中方不单独拍板,既是尊重其他成员国,也是维护金砖的共识机制。 这就避免了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也给后续的协商留足了空间,毕竟现在巴勒斯坦的条件确实不成熟,等以后局势稳了、经济好点了,事情说不定还有转机。 最关键的是,这话把巴勒斯坦的诉求和金砖的使命绑在了一起。“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话既是说给巴勒斯坦听的,也是说给全世界的——中国支持你,但不是搞特殊照顾,而是因为你的追求符合大家共同的目标。 这既守住了中国支持弱小国家的形象,又强调了金砖的原则,让美西方挑不出毛病,也让其他成员国觉得中国考虑得周全。 其实巴勒斯坦申请这事儿,说到底是国际力量变化的一个缩影,以前西方说啥就是啥,现在不一样了,金砖越来越受待见,二十多个国家排队想加入,不就是因为大家看透了西方的双重标准,想找个能讲道理、能办实事的地方吗? 巴勒斯坦找金砖,本质上就是想换条出路,摆脱美国的控制,而中国的回应,正好接住了这份期待,既没辜负朋友,又维护了规矩,还彰显了金砖的包容姿态。 有人可能会问,那巴勒斯坦最后能加入吗?说实话,短期之内悬,毕竟经济实力、政治稳定这些硬坎儿摆在那儿。但这事儿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金砖不是有“伙伴国”机制吗? 说不定可以先让巴勒斯坦以伙伴身份参与,既能通过新开发银行拿点重建资金,也能在会上发声,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转正,这样既帮了巴勒斯坦,又不影响金砖的成色,算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说到底,中方这回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搞非黑即白,而是用“志同道合”这个软标准,把原则和人情都兼顾了。 既体现了对巴勒斯坦处境的理解,又守住了金砖的底线,还向全世界展示了金砖不是小圈子,而是真正愿意接纳发展中国家的平台。 这一手外交牌,打得确实漂亮,既没丢面子,又没坏规矩,还让大家看到了中国推动国际秩序变公平的真心。
刚被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就给中国出了个难题,中方的回应很高明。 9月26日
万事浮华
2025-10-01 10:45:41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