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幼儿园开始抢2岁宝宝】今年9月,拿到最新数据后,魏时傻眼了。他手中的一家公建民营机构,附近1.5公里内,有6个公办幼儿园能提供180个托位,再算上该机构拥有的60个托位,共计240个托位。但在需求端,一共只有235名适龄婴幼儿,其中又只有少部分会真正选择送托。“供给超过了需求。” 这就是“托幼一体化”大潮。2019年发布的首个托育顶层设计文件,就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将“幼儿园托班”明确为“1+N”托育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幼儿园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基础上,可以“稳妥向下”延伸招收能够适应集体生活的2—3岁幼儿。 不过,此前,由于开设托班对师资、场地的要求很高,成本较大,多数幼儿园对办托兴趣不大。但近两年,受人口负增长影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瞄准托育,既是为了不浪费闲置空间、增加收入,更重要的目的,是提前为幼儿园小班“抢学苗”。 薇薇的女儿就是“学苗”。如果一切顺利,孩子原本会在公办幼儿园的托班待满两学期后“自动”升到小班。因为不放心女儿,薇薇选择只送托半天,早上9点前送到,11点半接回,但她没想到,每天2小时,让女儿的身心受到不小影响。 首先让她困扰的是饮食。幼儿园统一安排的午饭时间是11点,但她挑食严重,几乎不碰幼儿园的蔬菜,只闷头吃米饭,中午回家后很难“再喂一遍”。“我和幼儿园沟通,能否在饭点前去接孩子,老师说不行,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我希望老师在女儿吃饭时干预一下,老师说,为什么别的小孩吃你女儿不吃。”薇薇回忆。 让薇薇陷入严重焦虑的,还有老师对女儿“不听指令”的指责:喜欢钻到桌子下面自己玩、不和其他小朋友社交。幼儿园甚至怀疑女儿有心理问题,让她去找园所推荐的“专家”咨询。“专家”听后说,“这就是家长太惯孩子,该打就打”。幼儿园的管教下,薇薇渐渐发现,女儿回家后说话声音越来越低,两岁时展现的语言天赋也消失了。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柳倩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托幼一体化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托育幼儿园化”,多数幼儿园会惯性地将3—6岁幼儿的教养模式向下延伸到0—3岁,将托班办成“小小班”。但实际上,这两个年龄段的幼儿处于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柳倩解释,0—3岁低龄幼儿的个体之间差异很大,需要老师给予个性化的支持。托班老师应承担起母亲的角色,托育机构提供类似家庭的环境,以连贯的一日生活方式对幼儿照料,“以养为主”。“托育不是让老师去传递或教授什么,要促使孩子自己主动去探索和发展。”大连奥凯托幼中心执行园长邹凯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幼儿园开始抢2岁宝宝
该怎么礼貌拒绝老师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