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杜月笙前往上海,认为当不了市长至少也是副市长。火车快到上海时,蒋介石委任钱大钧为上海市长,吴绍澍为副市长兼社会局长,宣铁吾为警察局长。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命,让杜月笙既震惊,又尴尬。 说起杜月笙和蒋介石的渊源,得从头捋捋。蒋介石早年混上海,穷得叮当响,手里捏张写着“蒋志清”的红帖子,硬着头皮拜进黄金荣门下。黄金荣帮他摆平交易所欠的一屁股债,那些债主咬牙切齿地免了账。杜月笙那时候还是黄金荣的小跟班,从水果摊子起步,擦桌子端茶的活儿干得飞起,慢慢攒起人脉,势力蹿得比谁都快。俩人算起来,同门师兄弟,杜月笙后来翅膀硬了,不再喊黄金荣师父,对外跟黄金荣平起平坐。 1927年蒋介石杀回上海,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人上门拜码头,蒋介石笑眯眯地招待,端茶递水聊得热乎。蒋走后,三人一合计,立马站队北伐,投进“四一二”那场血雨腥风。杜月笙他们拉帮结派,封路抓人,帮蒋介石清场工人纠察队,手上沾的血不少。蒋介石先靠黄金荣稳住局面,后来看杜月笙更会来事,势力更大,就大力拉拢。杜月笙借势搞起“恒社”,彻底甩开黄金荣,自立门户,还捞到“上海地方协会”会长的帽子。黄金荣资历老,却没这位置,杜月笙在上海滩三大亨里稳坐头把交椅。 抗战打响,杜月笙卷铺盖先跑香港,再转重庆,黄金荣在家窝着不出门,张啸林倒好,直接投日本人当汉奸。杜月笙人在外头,上海的摊子照样转,万墨林帮他盯着大局,从重庆遥控指挥。军统剿汉奸时,杜门子弟出力不少,暗杀傅筱庵、张啸林那些事,背后都有杜月笙的影子。万墨林这总管,抗战中被日伪抓进去,挨老虎凳毒打也不吐口,杜月笙砸钱营救,俩人关系铁得像亲戚。杜月笙没像张啸林那样落水,还搞抗日救国会,捐款拉队伍,蒋介石那边记着这份情。 抗战一结束,57岁的杜月笙坐火车回上海,脑子里转着市长副市长的念头。谁知半路电报砸来,蒋介石直接点钱大钧当市长,宣铁吾管警察,副市长给了吴绍澍,还兼社会局长。吴绍澍这小子,当年拜杜月笙十年门,抗战投中统,靠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提携,摇身一变成接收大员,身兼六职。杜月笙一看,这任命等于扇他耳光,昔日徒弟爬到头上,尴尬得没法说。上海北站还贴出“打倒社会恶势力”标语,杜月笙只能改道南站,低调进城。 吴绍澍这翻脸不认人,租界一撤,青帮的利用价值直线掉,蒋介石有意清帮会,他赶紧划清界限。杜月笙盼他上门叙旧,吴绍澍拖着不来,好不容易露面,也就客套两句走人。杜门里顾嘉棠、叶焯山气炸了肺,想动手教训,杜月笙压着不让,说人脉还在,别乱来。吴绍澍错判了形势,军统戴笠听说了这事,立马派人挖证据。很快揪出吴绍澍私放汪伪税统局局长邵式军,换钱财的把柄。戴笠上报蒋介石,罪名定“纵放巨奸、吞没逆产”,重庆电令下来,先撤副市长,再甩社会局长,由吴开先顶上。 吴绍澍这下栽了跟头,从此混不起来,杜月笙总算扳回点面子。戴笠和杜月笙交情深,这事他帮着出气,顺带提醒蒋介石,上海滩的势力网没那么好拆。杜月笙回沪后,表面风平浪静,底下却开始松动。青帮顶峰时,他一呼百应,现在抗战一过,蒋介石用完就扔的架势越来越明显。杜月笙没急着闹,捐款表态照旧,维持着那点平衡。可这任命风波,暴露了蒋介石对帮会的算盘,杜月笙的日子,从此多出层阴影。 转眼1948年8月,蒋经国来上海“打虎”,专治通胀和官僚资本,对帮会分子没好眼色。宣铁吾这时已接钱大钧的班,当淞沪警备司令,一声令下,抓了杜月笙三儿子杜维屏。杜维屏管中汇银行,罪名是场外抛售永安纱厂股票2800万股,扰乱市场。报纸大肆登,杜月笙一看,这等于冲他下马威。蒋经国召集上海工商金融巨头开会,杜月笙到场,起身表态,说自己管教不严,儿子违法就该罚,但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得一碗水端平。
1945年9月,杜月笙前往上海,认为当不了市长至少也是副市长。火车快到上海时,蒋
小史论过去
2025-10-01 00:12: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