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这次脸丢光了!国民党主席选举,国民党内的大佬们明面上都表态支持卢秀燕,在卢秀燕拒选之后,就只有三个人明确亮明支持态度,马英九挺罗智强,洪秀柱挺郝龙斌,赵少康挺郝龙斌,其他如吴伯雄、朱立伦、韩国瑜、卢秀燕、王金平、傅琨萁等都持中立立场,起码是假装中立。 国民党主席选举从2025年9月启动领表程序开始,就吸引了广泛关注。起初,党内许多重量级人物将焦点放在台中市长卢秀燕身上。她在市政满意度调查中获得75.2%的支持率,这让她成为潜在的热门人选。不少党员认为,她能代表基层声音,带领国民党走出低谷。吴伯雄、王金平等元老级人物在各种场合透露出认可的态度,朱立伦、韩国瑜等中生代也私下表达过类似观点。这种共识源于国民党近年选举失利,需要一位有民意基础的领导者来重振士气。卢秀燕的施政成绩,包括城市建设与民生改善,确实为她积累了声望,让党内形成一股“推举”风潮。 卢秀燕在9月明确表示不参选后,党内氛围迅速转向谨慎。原本活跃的讨论戛然而止,大多数大佬选择保持中立。吴伯雄作为前主席,在媒体面前只强调党内团结,避免提及任何候选人。王金平则在党团活动中,仅谈及国民党整体发展方向。朱立伦身为现任主席,在记者会上反复重申尊重党员选择,这反映出他不愿卷入派系纷争。韩国瑜在接受访问时,也只聚焦于蓝白合作议题。傅琨萁和卢秀燕本人同样低调,表面上不偏向任何一方。这种集体沉默,其实是党内生存策略的体现,因为选举结果不确定,谁都不想站错队而影响未来地位。 选举进入登记阶段后,只有少数人公开表态。马英九在9月16日罗智强领取参选表格当天,就发布支持视频。他详细赞扬罗智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影响力,将其定位为世代交替的代表。这种高调举动在党内显得突兀,因为其他候选人的支持阵营更具规模。洪秀柱在媒体采访中明确支持郝龙斌,强调他的经验与稳定。赵少康则与郝龙斌会面后,通过节目表达认可,还拉拢退休军官联名力挺。这让郝的阵营看起来更有组织性。相比之下,马英九的视频孤立无援,罗智强缺乏同级别大佬的背书。 民调数据显示,选举格局已初步形成。郑丽文的支持率达到22.2%,郝龙斌为20.5%,罗智强仅18.7%。郑丽文凭借改革派形象和鲜明两岸主张,在网络声量上高达68%,吸引大量基层党员。郝龙斌则依赖军系与地方派系,稳固部分票源。罗智强虽有网络影响力,但首场辩论会仅提出泛泛口号,未见新意。这让马英九的站台显得押注失准,尤其是“世代交替”说辞不切实际——罗智强55岁,与郑丽文年龄相近,并非真正新人。 党内中立风气盛行,源于选举的不确定性。26.8%的党员尚未决定,这让朱立伦等人物选择观望。韩国瑜在郝龙斌拜访时,只讨论其他话题,避免表态风险。王金平和傅琨萁在党内会议中,也仅交换一般意见。这种“谁都不得罪”的法则,体现了国民党内部的权力平衡。马英九打破这份默契,反而将罗智强推向“马系”标签,引发基层不满。党员私下议论,这非但没帮忙,反倒加剧派系印象。 郑丽文的崛起进一步凸显对比。她强调过去经历,跳出传统蓝营圈子,吸引中间选民。郝龙斌的阵营通过联名信件,强化基层动员。罗智强则在辩论中难以拉抬支持率。马英九基金会相关人士在采访中,只谈党路线价值,回避具体支持,这显示连亲近者都不愿跟进。选举登记截止后,六位候选人正式角逐,党内风向渐明。
卢秀燕到底挺谁?媒体从卢秀燕对国民党主席候选人的接待层级的落差看端倪!国民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