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等功臣、向志平烈士牺牲前十分钟留下的最后影像。   那是1

地缘历史 2025-09-30 15:46:19

这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等功臣、向志平烈士牺牲前十分钟留下的最后影像。   那是1984年春天,老山前线的山风干燥而刺骨。一个20岁的年轻人,浑身是血,靠着岩壁坐着,手里攥着一截铅笔,正低头在烟盒纸上写字。   他不是在写遗书,也不是在告别。他在画一张地图,标记敌人的暗堡位置、弹药堆放点,还有一条他用命换出来的突破路线。   照片是王红拍的。那时他是战地记者,镜头里定格的,是向志平生命中最后的十分钟。   说实话,那画面你看一眼就忘不掉。血糊着脸,手握着手榴弹,后背撑着岩石,眼神却没有丝毫恐惧。   那种眼神你在演戏里看不到,看了会让人心里发紧。他不是铁打的,可他咬着牙,硬是没倒下。   其实,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冲上去了。   第一次,他是主动请缨去爆破敌人的暗堡。那时候我们部队在662.6高地打得很吃力,冲了好几次都被压了下来。   越军的火力封锁死死的,暗堡像毒瘤一样卡在阵地前沿。他站出来,带着炸药包,第一个往前爬。   第一个暗堡是他炸的。   他趴在地上,一点一点挪,靠近之后拉燃引信,扔进去,炸塌了整整一面墙。   里面两个越军当场毙命,可他也没好到哪去,左臂被弹片划开一道大口子,血止不住。但他没退,咬着牙继续往前爬。   第二个暗堡就没那么好对付了。爬到一半,他就被一梭子子弹打中,腿骨折了,肠子都被崩了出来,他硬是把炸药包抱着扔了进去。   又炸一次,又瘫在地上。但他没喊疼,也没让人救,只是朝着后边吼了一句:“继续冲,别停!”   那时候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可他还撑着,靠到一块岩石后头,开始写。   写什么?不是给家里说再见,是给战友指路。   他知道自己撑不了几分钟了,可他还想把剩下的暗堡位置画清楚,把敌人的弹药堆在哪标出来。   他不是怕死,他是怕自己死了,后面的人还得再死一批。   他知道,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条命换一条命的事。   其实你要说他有什么特别的,真没有。1964年生人,山东枣庄人,家里农村的,从小练武术,身体硬朗。   1982年参军,分到昆明军区14军40师119团,干得不错,很快当了班长。   训练时总是第一个上,格斗、射击样样行,连里人都叫他“向硬骨”。   可你要说他有多能说会道,那也没有。他平时话少,干活实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修枪。   别人嫌麻烦的活他抢着干,尤其是战前调他去工兵连,他直接说:“危险的事,让我来。”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知道,冲锋爆破就是拿命赌。但他也知道,如果没人赌,前面就过不去。   有人说他是英雄。其实他就是个不想让兄弟白死的兵。   他牺牲那天是4月28日。那天,我们部队主攻老山662.6高地。越军架着交叉火力点封锁前进路线,我们被困了两天,伤亡不断。   他炸了两个暗堡,帮我们打开了突破口,靠着那条他趴着爬出来的通道,后续部队才得以推进。   而他,倒在了第三个暗堡前。不是炸死的,是后来敌军炮火袭来,他为加固战壕薄弱处,被弹片击中胸口,当场牺牲。   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右手还握着没用完的子弹,枪托上刻着四个字:“誓守国土”。   他没多说一句话,没留家书,口袋里只有一张全家福,背面写着:“儿定当立功归来。”   他没说过自己是英雄,可我们都知道,他是。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