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表示,前线最缺的是人,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不缺人的事儿,而是人快打光了。 这话可不是夸张,前线的实情比她说的还要揪心,从东到西的战场线上,能扛枪打仗的人早就不够用了。 就拿巴赫穆特那仗来说,打了二百多天,那儿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有十几个从哈尔科夫农村来的农民,之前大多没工作,被军队招进去后,就在基地待了两晚,领了把苏联时期的旧步枪和不合身的制服,连枪都没摸熟就被送进了巴赫穆特。 其中有人害怕得直哭,说自己这辈子从没拿过枪,可军官只丢下一句“巴赫穆特会教你的”,就把他们推上了阵地。这些人哪是去打仗,就是去送命,前线老兵都说,刚上去的新兵活不过三天,有时候早上才见着面,下午就没了踪影。 不光是新兵,连乌军的精锐部队都打残了。就说乌军的第53机械化步兵旅,那可是之前能扛硬仗的部队,在巴赫穆特打了几个月,一半以上的人都没了,剩下的人也个个带伤,枪都快端不稳了。 乌军指挥官早就想放弃这座城,可上面不让撤,只能硬着头皮守,每天都在填人,填进去的人转眼就没了。这场仗打完,乌军为春季反攻准备的生力军几乎耗了个精光,后面再想组织像样的进攻,连能带头冲锋的老兵都找不着了。 更让人着急的是,后面根本补不上能用的人。这两年差不多两万名男的偷偷跑出乌克兰,还有两万多人没跑成被抓住了,他们有的徒步钻树林,有的造假病历开免服兵役证明,想尽一切办法躲开征兵。 更别说还有六十多万人早就跑到欧盟国家了,政府喊他们回来,没人肯应声,有人还叹气说国内已经没什么可守的了。 国内实在没人,只能把不是打仗的人往前线推。乌克兰空军前发言人都证实了,大量空军的技术人员被调去当步兵,这些人本来是修飞机、操作雷达的,根本没学过怎么在战壕里打仗,可没办法,前线太缺人,只能让他们去填坑。 就连军队里的医护人员都被调走了五分之一,之前战场上还有人包扎伤口,现在伤员只能自己简单处理下,好多人就因为没人管,小伤拖成了重伤,最后连动都动不了。 有个从空军调去步兵的小伙子,之前天天跟飞机打交道,到了前线连挖战壕都不会,第一次遭遇炮火就被震懵了,后来还是个老兵把他拽进掩体才保住命,可那老兵转头就中了弹,再也没起来。 现在的动员兵更是越来越不像话,之前还找些年轻力壮的,现在四五十岁的农民、工厂退休的工人都被拉了进来。 有个顿涅茨克当地人,都快六十了,家里的地没人种,还被强征入伍,只训练了三天就上了前线,手里的枪比他年纪都轻,根本不知道怎么用。 这些人上去别说打仗,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可就算是这样,也填不满前线的缺口。乌军少将马尔琴科都直言不讳,顿巴斯的战线已经崩溃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人,士兵们打了好几年,早就累垮了,后面又补不上人,防线根本守不住。 泽连斯基自己也说,有些战场区域俄乌兵力能差到8比1,对方八个人打过来,这边只能凑出一个人招架。无人机、弹药这些东西固然重要,可没人操作、没人扛枪,再好的装备也没用。 就像有些阵地,好不容易盼来一批无人机,可操作的士兵早就牺牲了,新上来的人根本不会用,只能眼看着无人机在那儿落灰。 前线的士兵私下里说,现在最害怕的不是没弹药,是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以前挖战壕能凑十几个人,现在两三个人就得守一大段,晚上都不敢合眼,生怕一睡着阵地就丢了。 那些从战场上侥幸活下来的人,身上都带着伤,心里也全是阴影,可就算这样,还得接着打,因为后面没人来替他们。 有个打了三年的老兵,胳膊和腿都受过伤,医生说他早就不适合打仗了,可还是被送回了前线,他说自己不怕死,就是怕身边的新兵一个个没了,到最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就是前线最真实的情况,不是缺几个人的事儿,是能打仗、敢打仗的人真的快没了,不管怎么动员、怎么催,人就是补不上来,再这么下去,前线真的撑不住了。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
鹏天云光
2025-09-30 13:47: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