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无人机,又一次,去“拜访”了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电站。最主要的不是无人机,

墨色山水情未了 2025-09-30 11:19:21

乌克兰的无人机,又一次,去“拜访”了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电站。最主要的不是无人机,而是这个核电站,用的是跟切尔诺贝利一模一样的反应堆。 战场已经悄悄挪到了核电站门口。无人机不再是零星骚扰,而是成百架一起扑过来的饱和攻击。有次不到 12 小时里,206 架无人机瞄准了库尔斯克电站、军火库这些关键目标,防空系统拦下来一半多,剩下的还是造成了破坏。 这些无人机里有不少是改进型,能绕开雷达,航程能达到 1200 公里,精准度比以前高了不少。 更棘手的是背后的技术支撑。现在的无人机攻击早不是瞎碰运气,AI 系统会提前算好三条以上的飞行路线,连什么时候转弯、降低高度躲避拦截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还有人把民用无人机改装后挂上铝热剂炸弹,这种炸弹粘在设备上能烧穿钢板,要是落到反应堆相关设施上,后果不堪设想。 国际法其实早有规定,核电站这类含有危险力量的设施,就算是军事目标也不能随便攻击。俄乌都签过相关的国际公约,但条款里留了模糊空间. 如果一方认为电站在支持军事活动,攻击就可能被视作 “合法”。后来又补充了好几个禁止袭击和平核设施的决议,可没有强制效力,约束力有限。 更让人揪心的是责任问题。按照国际核损害责任条约,武装冲突引发的核事故,电站营运单位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历史上从没发生过这种情况,真要是出事了,谁来收拾烂摊子、怎么赔偿受影响的人,全是未知数。放射性物质一旦泄漏,周边生态和居民健康的损害是不可逆的,这种后果没人能承担。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也在安理会强调过,得避免攻击核电站这类和平设施。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扎波罗热电站已经见识过危险,那里的火灾虽没影响核安全,却暴露了冲突中核设施的脆弱性,而库尔斯克电站的处境只会更危险。 无人机袭击的硝烟总会散,但 RBMK 反应堆的安全隐患一直都在。现在电站还有两座运行中的机组,每一次周边的军事活动,都是在给全人类的安全加码。 毕竟切尔诺贝利的教训摆在那,没人想再经历一次灾难。你说,在核安全面前,是不是该有比冲突更重要的共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墨色山水情未了

墨色山水情未了

墨色山水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