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表示,真正的新加坡人要认清一个事实,新加坡不是华人国家,只是华人占多数而已,必须明白这一点,新加坡从骨子里面是亲西方,亲美的,就不可能是华人国家。 李显龙的这番话其实戳破了外界对新加坡的常见误解,所谓“华人国家”的标签从来都不符合这个城邦国家的真实底色,从1965年独立那天起,它的发展轨迹就没往“华人主导”的方向走,反而靠着一套实在的政策把“多元共融”刻进了骨子里,亲西方的定位更是早早就埋好了伏笔。 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脱离出来时,处境其实挺微妙的。周边环绕着马来西亚、印尼这些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自己国土面积就那么点,资源又匮乏,要是敢把“华人国家”的牌子亮出来,不光会被周边邻居警惕,还可能彻底陷入孤立。 所以从独立第一天起,新加坡就没打算靠族群身份立足,反而把“多元”当成了生存的根基。 就说语言政策吧,虽然华人占了七成以上,但官方语言硬是定了四种——英语、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而且把英语设为行政和教育的通用语言,就是为了避免任何一个族群因为语言优势占了主导。 平时政府搞组屋分配,也会刻意控制不同种族的居住比例,不让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各自扎堆,就是怕族群隔阂生出事端,这种对多元的较真劲儿,早把“华人国家”的可能堵死了。 再说亲西方、亲美的定位,这可不是后来拍脑袋决定的,实在是当年的环境逼出来的。新加坡要靠港口吃饭,而全球航运和贸易体系那会儿全是西方主导的,要是不跟西方搞好关系,商船不来了,投资撤了,这个弹丸之地根本活不下去。 所以从建国初期,新加坡就主动往西方的经济圈子里靠,早早加入了关贸总协定,跟欧美签自贸协定,把自己打造成西方企业进入东南亚的跳板。安全上就更现实了,新加坡自己军力有限,周边局势又复杂,只能找个强援撑场面,而美国作为全球霸主,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早年间就跟美国签了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军使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9・11”之后还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反恐议程,这种军事上的绑定,可不是嘴上说说的亲美。 外界总爱拿“华人占多数”说事儿,觉得新加坡该跟华人文化圈更亲近,但新加坡的逻辑从来都是“国家利益优先”。要是真按华人文化来主导,不说周边国家不答应,国内的非华人群体也会抵触,毕竟马来人、印度人加起来也占了近三成人口,强行搞族群主导只会把国家撕裂。 而且西方的制度和发展模式,在当时确实是最能让新加坡快速崛起的模板,从法律体系到金融规则,新加坡几乎都借鉴了西方那套,这可不是因为喜欢西方文化,而是因为这套体系能吸引全球资本,能让小国家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李显龙特意把这话点透,其实也是怕外界的误解给新加坡惹麻烦。这些年总有人把新加坡和华人国家画等号,甚至期待它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时偏向华语圈,但新加坡心里门儿清,自己的生存根本离不开西方主导的秩序,也离不开地区多元平衡。 亲西方不是情感偏好,是实实在在的生存策略;强调不是华人国家,也不是否定华人身份,而是要守住多元共融的基本盘。 毕竟对新加坡这种没资源、没纵深的小国来说,身份定位错一步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李显龙的话说白了就是给所有人提个醒:别用族群标签绑架它,这个国家的所有选择,从来都是从“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活得好”出发的,跟族群占比没多大关系。这种清醒的现实感,才是新加坡能在复杂环境里站稳脚跟的关键。
李显龙表示,真正的新加坡人要认清一个事实,新加坡不是华人国家,只是华人占多数而已
阿智通鉴
2025-09-30 09:51:12
0
阅读:50
大徐
说的没错,就像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大都是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