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外相访华4天,带来了金正恩的口信,值得美俄日韩各国细品 崔善姬一落地北京,朝鲜外交的小算盘就开始拨得叮当响。这次她带着金正恩的亲笔口信,专程奔赴中国,整整待了4天,着实不一般。 恰逢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在即,朝中两国高层你来我往,气氛格外微妙。外交部的门槛被崔外长踩得不轻,各路媒体也在盯着这场“朝中友好大戏”。 这可不是普通的礼节性拜访,更像是一场东亚棋盘上的精妙布局。谁都明白,金正恩的口信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值得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各家好好琢磨。 崔善姬这趟北京之旅,行程安排得滴水不漏。她刚下飞机就进了会谈厅,王毅外长亲自接待,两人聊了许久,场面既温暖又不失分寸。 王毅话说得很直,“发展好中朝关系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这话分量不轻。崔善姬则一点不藏着掖着,郑重转交金正恩的口信,重申“朝中友好关系不会改变”。 这番表态,既是给中国吃下定心丸,也让外界看到朝鲜在外交上的主动出击。4天的访问时间其实很讲究,正好赶上朝鲜80周年大庆前夕。 说白了,朝方希望中方能派出重量级人物去平壤,给朝鲜的“外交秀”增添分量。 这种安排透露出一个信号:朝鲜正试图借着多边外交的东风,提升自身存在感,做给世界看,也做给美国和日韩看。 最近两年,朝鲜在国际场合频频亮相,一改过去低调的风格,摆明了要让自己成为谈判桌上的“关键先生”。 有外媒点出,朝鲜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想要告诉外界,它并非只会“闭门造车”,而是懂得顺势而为,主动出招。 金正恩这封口信,表面温和,其实分量十足。里面写得很明白,“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朝中关系是朝方坚定立场”。 这句话背后,是朝鲜对外政策的定力,也是对外界的某种暗示。 结合金正恩最近对特朗普的“美好回忆”,还有他坚持“核武器绝不放弃”的表态,可以看出朝鲜既不想彻底和美国闹翻,也不打算在核问题上让步。 国际社会看到的,是一个既要稳住中国、又要给美国留点余地的朝鲜。口信强调中朝协调、反对霸权主义,其实是在为今后的美朝接触埋下伏笔。 外界分析,朝鲜此举想复制“印度、巴基斯坦模式”,通过稳定周边大国关系,换取国际社会对其拥核地位的默认。 毕竟,朝鲜在联合国的制裁下依然“变得更强大”,这不仅是嘴上说说,朝中社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朝鲜在核立场上的坚持,其实是一种“以进为退”的策略,通过稳固老朋友,增加自己在大国博弈中的筹码。 这场外交大戏,各路看客都在细品。美国这边,特朗普团队还在盘算着朝鲜代表会不会在联合国大会或APEC上亮个相,毕竟朝美关系总是让人捏把汗。 俄罗斯则早早表态,梅德韦杰夫将出席朝鲜的建党大阅兵,给足了朝鲜面子。俄朝这波互动,无疑给东北亚局势增添了新变数。 日本和韩国一看朝鲜这阵仗,心里头有点发紧,担忧朝鲜手里的“核按钮”会不会越按越响。 美方坚持“无核化”的老调,日韩则呼吁保持警惕,但朝鲜通过中俄这两个大靠山,巧妙地化解了外部压力。 这波操作,不仅让美国的制裁压力打了折,也让日韩在区域安全上的算盘打得没那么顺畅。 朝鲜的举动,像极了“外交风向标”,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区域格局。各国都在重新评估,朝鲜是不是要借中俄的力量,打破孤立,甚至主导东北亚议题。 崔善姬这趟访华,绝非简单的走流程。金正恩的口信点到为止,却又意味深长。 朝鲜用一场精心策划的外交秀,向世界宣告自己不是“孤家寡人”,反而是棋盘上的活跃分子。各国该如何应对,还需细细品味这背后的信号,东北亚的变局已经在悄然酝酿。 参考资料:为期4天!首次单独访华 朝鲜外务相崔善姬抵京 2025-09-28 13:51·看看新闻
金正恩返朝不足一月,再做重大决定,俄罗斯有的待遇,中国也得有金正恩从中国回去
【53评论】【17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