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抵抗以军的胜算有多大 哈马斯抵抗以军的胜算有多大? 2025年9月29日,加沙城废墟中升起的浓烟仍未消散,哈马斯与以色列国防军的冲突已进入第750天。这场看似力量悬殊的对抗中,哈马斯以残垣断壁为屏障,用56式冲锋枪和自制火箭弹对抗梅卡瓦坦克与F-35战机,其抵抗的胜算究竟几何? 地道网络:哈马斯的“地下长城” 哈马斯耗时20年构建的地道系统,如今已成为其核心生存依托。总长超500公里的隧道网络中,最深处达15米,部分区域配备通风系统和简易医院。2025年7月汗尤尼斯战役中,卡桑旅通过地道转移127名战斗人员,成功伏击以军装甲纵队,摧毁5辆雌虎步兵战车。这种“地下游击战”使以军空袭效率下降40%,地面推进速度比预期慢30%。但以色列也开发出钻地弹与声波探测设备,已摧毁60%的主干隧道,剩余网络仅能维持基本生存需求。 战术创新:以小搏大的生存法则 面对绝对火力劣势,哈马斯发展出“蜂群战术”——将3-5人战斗小组化整为零,利用废墟与无人机监控盲区实施突袭。2025年9月28日,卡桑旅在萨布拉街区用反坦克手榴弹击毁2辆梅卡瓦坦克,创下单日最高战果。其“磁吸炸弹+无人机”组合更令以军头疼:将磁性炸弹吸附在坦克底盘,通过无人机引爆,2025年已造成17辆装甲车瘫痪。但这种战术代价高昂,哈马斯每月需消耗300枚反坦克导弹,而伊朗的补给线因美军封锁仅能维持30%需求。 国际博弈:哈马斯的“双刃剑” 阿拉伯国家联盟的立场转变成为关键变量。2025年9月23日,23个伊斯兰国家联名谴责以色列“种族灭绝”,沙特暂停与以色列的 normalization 谈判,卡塔尔则恢复对加沙的燃料供应。但美国的态度依然强硬,9月27日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停火决议,并追加10亿美元对以军援。这种外部支持虽为哈马斯提供喘息之机,却也使其陷入“抵抗即合法”与“暴力即恐怖”的国际舆论撕裂中。 人道危机:胜算背后的沉重代价 加沙的生存数据触目惊心:70%建筑被毁,124所学校、58家医院化为废墟,75万居民被迫南逃。联合国报告显示,以军使用的白磷弹与温压弹造成150米半径内致命杀伤,2025年9月单日最高死亡达75人。哈马斯虽通过Telegram频道传播以军暴行视频,获得全球1.2亿次观看,但这种“认知战”胜利无法转化为战场优势。更严峻的是,其战斗人员从2023年的3万人锐减至2000-3000人,弹药库存仅剩战前15%。 当夜幕再次笼罩加沙,废墟中传来的枪声与爆炸声仍在持续。哈马斯的抵抗胜算或许不在于军事胜利,而在于其证明了一个真理:当占领者面对的是将生存本身视为抗争的民族时,任何军事胜利都将是暂时的。但这场对抗的终极代价,是无数平民的生命与整个地区的未来。当最后一枚炮弹落下,人们不禁要问:和平的曙光,究竟还要等待多久?
哈马斯抵抗以军的胜算有多大 哈马斯抵抗以军的胜算有多大? 2025年9月29
刘全福观天下
2025-09-29 16:13: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