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摊贩在大学外面摆摊,眼看学生隔着围墙需要绕很远的路,他们竟然灵机一动,在两边起滑索,让外卖顺着钢索"嗖"地送到对面去,画面一出现马上就引起一片围观,有人盯着那根绳子瞧半天,还有人举着手机录下来说这比外卖小哥跑步还带劲,不少人第一次看到,惊讶得合不拢嘴,感觉像突然穿越回了某个技术还停留在手动档的时代,但谁会想到,这套“滑索送货”的桥段居然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又火了一把呢 滑轮、铁钩、打包盒,在某些人眼里不过是小本生意的临时拼凑,对熟悉八九十年代百货商店气息的人来说,却像是打开了记忆里的某道小门,那时候,每次进供销社都能看到收银台与玻璃柜之间,一条铁丝线路紧贴天花板拉得笔直,售货员一边接过顾客写好的单据一边顺手一夹,然后那张小票就跟着铁夹飞过柜台,伴着“嗖”的声音滑过去 那会儿的小镇,没有扫码枪也没有外卖平台,队伍排得很长,大人们时不时把胳膊搭在柜台边,等着找钱,有时候售货员还会和隔壁的会计小声说几句,气氛既热闹又带点紧张,谁的钱找错了都能听到几句抱怨,可只要滑索一动,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望过去,好像生活里的麻烦事都能被那一根铁丝解决掉,没什么比这更省力的办法了 如今这套装置被大学门口的小贩们“翻新”了一遍,却再也不是为粮票布票奔波的人在等待商品发放,而是手握智能手机的年轻人在看着屏幕上的订单闪烁,滑索上的餐盒慢慢晃过去,有时还得避开巡逻的保安——真要说哪里不同,大概就是多了点偷着乐的成分 有意思的是,滑索的材料、滑轮的声音其实和过去没什么分别,唯一变的是手里的工具,从铁夹和纸票变成了扫码和塑料盒子,卖东西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可传送的那股劲头一直没断,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过几年会不会出现无人机来抢滑索的饭碗 从物资短缺年代的柜台,到今天便利外卖的栅栏,隔着几十年的技术和生活方式,大家都在想尽办法让生活快一点、轻松一点,实用主义和巧劲儿没被时代淘汰,有些人看着新鲜,其实骨子里都带着熟悉感 如果你也曾经见过那种铁丝传票的场景,或者身边有朋友聊起小时候的百货大楼,说不定会忍不住笑出声,身边那些一时兴起的小聪明,其实都藏着某种代代传下来的生活智慧 新闻出处见《美丽浙江》2025年9月27日官方报道,你有遇到过类似的小发明或者有趣巧合吗,不妨留言分享下自己的经历。
广州,摊贩在大学外面摆摊,眼看学生隔着围墙需要绕很远的路,他们竟然灵机一动,在两
凹脸的三体人
2025-09-29 12:05:09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