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远不止“工具调用”!
很多开发者误以为MCP只是另一种工具调用,但它实际上实现了AI应用与服务器之间的双向交流。下面六大核心原语,揭示MCP的真正力量:
客户端三大能力:
1️⃣ 采样(Sampling) — 服务器请求客户端生成内容,客户端控制权限和安全。
2️⃣ 根目录(Roots) — 客户端定义服务器可访问的文件区域,安全沙箱,权限限定。
3️⃣ 引导(Elicitation) — 服务器可在任务中途结构化地请求用户输入。
服务器端三大能力:
4️⃣ 工具(Tools) — 模型控制的功能,如写数据库、触发逻辑、发邮件等。
5️⃣ 资源(Resources) — 应用控制的只读数据,如文件、日历、知识库、API。
6️⃣ 提示(Prompts) — 用户控制的指令模板,引导模型调用工具和资源。
举例:旅行预订应用中,服务器通过访问指定日历文件(Roots),在任务中途询问用户座位偏好(Elicitation),并调用“搜索航班”、“发送通知”等工具完成预订。
MCP的优势在于:
- 双向控制,模型可调用工具,应用保持主导权。
- 安全默认,权限明确,调用可追踪。
- 设计支持“人机协作”,用户参与决策,避免盲猜。
- 灵活且模块化,适合多场景,如旅行规划、销售助理、代码维护等。
常见误区:
- 工具过多,建议从少量工具开始。
- 缺乏根目录管理,导致上下文泄露。
- 不使用引导,丧失用户输入的机会。
MCP不是简单的“工具调用2.0”,而是AI代理、应用和用户之间共享控制、安全协作的契约。
原推文链接:x.com/akshay_pachaar/status/197227761550851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