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宏观:中国房地产何时见底? 1. 房地产市场现状与核心问题 • 供给端: • 增量供给下降:2021年以来,新开工面积下降6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6%,供给随需求调整。 • 库存高企:2024年狭义库存7.5亿平方米(历史高位),广义库存19.3亿平方米,去化周期长(狭义9.3个月,广义24个月)。 • 存量住房充足但结构不均:住房拥有率超90%,人均居住面积42平方米(一线城市偏低),空置率分化(一线7%,三线16%)。 • 需求端: • 刚性需求减少:城镇化放缓,新增城镇人口下降,预计2035年后加速下滑。 • 改善需求主导:“以小换大”“以旧换新”成为主力,但总量仍呈下降趋势。 • 投资需求转负:房价下行导致多套房家庭抛售,年均拖累约1亿平方米。 • 拆迁需求稳定:未来10年年均约1.6亿平方米,但贡献有限。 • 未来趋势:中性情景下,新房销售或从2024年9.7亿平方米降至2035年6.5亿平方米(降33%)。 • 居民债务: • 存量债务合理:杠杆率61.3%(国际中等水平),债务储蓄比1.4倍(低于欧美)。 • 流量压力缓解:偿债收入比从2021年10.9%降至2024年6.8%,接近2017年水平,预计1-2年内回归正常。 • 房价水平: • 居住属性:房价收入比10.1倍(美国6.8倍),仍偏高,但已接近2017年水平,未来1-2年或降至9倍。 • 投资属性:租售比仅2%,显著低于国际水平(4.3%),投资回报率低。 2. 核心结论 • 下行趋势未止:供需失衡、债务压力、房价调整仍需时间,但最快下跌阶段或已过去。 • 政策紧迫性高:地产仍是经济稳定器,需多措并举防止硬着陆。 3. 政策建议 • 供给端: • 严控新增供地,推行现房销售; • 加大存量收储(如保障房、REITs),优化“人地挂钩”机制。 • 需求端: • 松绑一线限购,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 提升住房质量(新材料、智能家居),推进城中村改造(专项债支持、房票安置)。 • 债务端: • 继续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 提高房贷利息个税抵扣额度,探索个人破产制度。 4. 风险提示 • 测算误差:数据假设较多,实际需求或偏离预期; • 政策效果:若刺激力度不足,房价可能加速下跌; • 外部冲击:经济超预期下滑或加剧地产风险。 总结:中国房地产仍处下行通道,但政策干预可缓解短期压力。未来需平衡供需、优化结构,通过“控增量、化存量、提质量”实现软着陆,重点关注一线城市政策放松与债务化解进展。
国盛宏观:中国房地产何时见底? 1.房地产市场现状与核心问题 •供给端:
红河热海乐乐
2025-09-29 01:11:53
0
阅读:138
银砖
25年秋01 全国盖了8亿套房子,中国只有5.2亿个家庭。空置房有两亿多套。30~40%的空置率。拆房子的空地大约有1300多万亩,又可以盖2亿套房子。所以拆不掉,卖不掉。 且每年的房子的需求量只有几百万套。 中国从2000年起的20多年间工资涨了5倍。房价涨了18~35倍。房价比收入高了4~7倍。因此房价下跌75~86%。才合理。没跌到位还将继续跌。 🐝空置房分类数据,从99--24年新建房数据; 销售面积 149亿㎡1.86亿套 。 总竣工187亿㎡2.34亿套 。 待售6000万套 !售后空置约0.7--0.8亿套。 总共新房与次新房约空置1.3--1.4亿套。 到24年底,全国住房总面积约350亿m²。 二手旧房空置7000万套以上。 我国未出售的房地产库存将达到93万亿人民币, 2024年我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仅为7.6万亿人民币,产库存的处理时间约为12年, 2025年前后青年结婚人数为800多万,城市为400多万。每年新增住房峻工约500万套。 城市42%的421家庭多有4套房。4个老人多70以上10几年以后剩下50%又空出5千到7千套房。
大忽悠
长篇废话,关键一句话,大幅度降房价,才能找到接盘侠,你怎么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