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敢三番五次挑衅中国? 不是“大度”太误事,而是它算准了中国在“威

小茹吖 2025-09-28 15:47:13

日本为何敢三番五次挑衅中国? 不是 “大度” 太误事,而是它算准了中国在 “威慑力构建” 上的漏洞! 日本这两年在对华动作上越来越没分寸。 一会儿在钓鱼岛海域搞所谓 “常态化巡航”。一会儿跟着美国在台海周边晃悠。 连防卫预算都一年比一年夸张,首次突破 GDP 的 2%,还喊着要搞 “反击能力”—— 说白了就是敢主动挑事了。 从老早以前开始,咱们要么打赢了没给够教训,要么实力弱了没能力反击,每次都让日本觉得 “挑衅了也没大事”,慢慢就形成了这种试探的习惯。 最典型的就是唐朝的白江口之战。663 年那会儿,日本跟着百济国来跟唐朝叫板,结果在白江口被唐军按在地上打,400 多艘日本船沉了大半,士兵死了好几万。 按说这仗赢了,该让日本彻底记住厉害吧? 可唐朝那会儿重心在对付北方的突厥和西域,没把日本当主要威胁,打赢了就撤兵,也没跟日本划清 “再敢来就揍你” 的底线。 结果呢?日本没怕,反而觉得 “唐朝是真厉害”,转头就派了一堆遣唐使来学东西,把唐朝的制度、文化抄回去,但也没记住 “不能惹中国” 的教训。 这就是 “击败不惩戒” 的后遗症,赢了仗却没建立起长期威慑,等于给后来的挑衅留了口子。 到了清朝,情况更糟,直接从 “没给教训” 变成了 “没能力反击”。 清朝那会儿虽说搞了几十年洋务运动,江南制造局能造枪造炮,北洋水师也有 “定远”“镇远” 这样的铁甲舰,看起来挺唬人。 但其实内里早烂了,朝廷里要么争权夺利,要么怕打仗丢了江山,根本没心思搞真正的国防威慑。 日本就看准了这点,先试探着吞了琉球(现在的冲绳),清朝就嘴上抗议了几句,没真动手。 后来又在朝鲜半岛挑事,清朝还是磨磨蹭蹭,直到甲午战争打起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直接认输割地赔钱。 这一下就让日本彻底摸清了:“清朝看起来大,其实没力气反击”。 从那以后,日本对中国的挑衅就越来越大胆,甚至后来敢直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跟清朝那会儿 “衰弱无反击” 的漏洞有直接关系 —— 你越没能力反击,对手就越敢得寸进尺。 再到民国时期,更是把 “不抵抗” 的问题放大了。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才两万多人,东北军有 20 多万,手里还有飞机、大炮、坦克,装备比日军还强不少。 结果呢?民国政府喊着 “攘外必先安内”,下令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没怎么开就撤了,东北三省短短几个月就被日本占了。 这哪儿是没能力反击?是主动放弃了反击。 这种 “不抵抗” 其实就是把 “底线” 彻底模糊了 —— 你连自己的地盘都不敢守,对手怎么会把你的 “反对” 当回事? 它看到中国这几年总强调 “和平发展”,总想着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就把这种 “克制” 当成了 “没底线”。 但其实现在中国跟过去不一样了。咱们有航母,山东舰、福建舰相继服役。 咱们有东风导弹,能覆盖日本全境,“东风 - 17” 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日本现在的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 咱们在钓鱼岛的巡航已经常态化,海警船每年在相关海域停留的时间比日本还长 ——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威慑力。 可日本为啥还敢挑衅?因为它还抱着过去的老思维,觉得中国 “不会真用这些实力”。 这其实就是咱们现在要补的漏洞:威慑力不光是有实力,更要让对手知道 “我敢用实力”。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