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了​ 9月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将对

小鸣谈天下 2025-09-28 08:45:01

万万没想到 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了 ​ 9月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将对乌军中不存在短缺的武器实行受控出口,直到战争结束。他说会先保证自家军队够用,国内产量充足的武器,剩下的才能卖,出口全程会盯着。(央视新闻) 战争机器开足马力,乌克兰的兵工厂彻夜轰鸣。无人机产线像变魔术般扩张,去年月产三位数的“柳叶刀”,如今能轻松突破四位数。枪械厂工人三班倒,迫击炮弹的铜壳堆成小山——这些画面背后藏着残酷的算术题:前线每天消耗5000发炮弹,而西方援助速度时快时慢,逼着乌克兰自己攥紧生产链。 军火买卖从来不只是生意。乌克兰的武器订单飞向非洲大陆时,坦桑尼亚总统正在联合国控诉极端组织砍烧村庄。尼日利亚军队的步枪膛线都快磨平了,反政府武装却拿着崭新德制装备。这些国家等不起欧美冗长的审批流程,乌克兰的现货就像沙漠里的雨水。 但军售换来的钞票,瞬间就被战争黑洞吞噬。乌克兰财政部数据显示,每月军费开支超过50亿美元,而国际援助实际到账金额波动极大。去年冬天欧盟承诺的180亿欧元援助,至今还有30%卡在程序里。这种时候,卖军火的钱直接变成前线的止血带、士兵的防弹板。 有人担心武器流转会埋下隐患。乌克兰的监管系统确实让人捏把汗:2014年顿巴斯冲突期间,超过2000件轻武器从军方仓库神秘流失。如今泽连斯基强调“全程紧盯”,但战时的混乱就像浓雾,谁也不敢保证百分百可控。 更微妙的棋局在政治层面。美国军火商向来视非洲为传统市场,如今乌克兰的性价比武器横插进来,五角大楼的会议室里难免响起敲桌声。不过乌克兰谈判代表很聪明,他们专挑美企不愿接的单子——那些利润薄、交货急的轻武器订单,恰好避开直接竞争。 战争经济学在这里展现出它的两面性:炮弹生产线同时制造出口商品,士兵的保命装备变成外汇收割机。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被迫成为军火商,但绝不做死亡商人。”这种界限能划清吗?或许要看第一批出口武器最终击中了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88

猜你喜欢

小鸣谈天下

小鸣谈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