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航空巨头达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耶公开宣布,公司已准备好“单干”,独立研制第六代战机,他还直言不讳地说:“我不在乎德国人是否在抱怨。” 这事说起来挺有意思,表面上是技术合作谈不拢,比如法国想要八成的主导权,德国觉得没法谈,这其实是欧洲防务合作老毛病又犯了。 说起这个事儿,得从欧洲防务合作的那些陈年旧账说起。欧洲国家总想抱团取暖,搞出自己的高端武器系统,避免老盯着美国买单。可一到具体项目,就开始扯皮。拿这个第六代战机项目来说,它的全称是未来作战空中系统,简称FCAS,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三家联手推。项目从2017年启动,当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一拍即合,打算开发一种能跟无人机搭档的先进战斗机,预计2040年左右服役,总投资得有1000亿欧元。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够买好几艘航母了。西班牙2019年加入后,本来以为能稳住阵脚,谁知内部矛盾越积越多。 核心问题是分工怎么分。法国这边,达索航空是主力军,它造的阵风战斗机已经是欧洲现役的顶尖货,出口到埃及、印度这些地方,卖得风生水起。达索想在FCAS里包揽大部分有人战斗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大概占八成份额,这样能保住法国本土的就业和技术秘密。德国呢,主要靠空客公司扛大旗,空客是德法合资,但德国影响力大,它代表德国和西班牙的利益,坚持要平均分蛋糕。结果呢,谈判桌上谁都不肯让步,项目推进卡在建造演示机这一步,迟迟没动静。法国觉得德国太轴,德国则抱怨法国想独吞好处。这不就是典型的欧洲式内耗吗?各国都把自家工业和岗位看得比天大,合作一到利益关头就露馅。 特拉皮耶这个声明扔出来,时机选得准。就在9月23日,他去参观阵风战机零配件工厂开幕式,顺势放话。达索有70多年造飞机的经验,从头到尾都能搞定第六代机型,不需要别人掺和。他直白点明,欢迎德国合作,但主导权必须在法国手里,得让“最棒的选手”拍板技术细节。否则,法国就自己上。这话听着硬气,实际戳中了德国的痛点。德国最近在防务上动作频频,买了美国的F-35,还在琢磨跟英国和瑞典搭伙,但自家在高端战斗机研发上底子薄,阵风那种级别的飞机他们没独立造过。特拉皮耶这么一说,等于是给德国下战书:你们要走人,尽管走,我们不拦着。 这事儿不是凭空冒出来的。FCAS项目从一开始就埋下隐患。2017年启动时,大家还挺乐观,觉得中欧轴心能拉动经济增长,顺带提升欧盟的战略自主。可西班牙一进来,平衡就乱了。空客的投票权翻倍,达索在日常决策上经常被压一头。法国工业界私下嘀咕,这不公平,得调整。谈判拖到今年,焦点集中在谁管核心部件。法国要主导机身和引擎,德国要抓系统集成和传感器。结果,演示机的建造计划一拖再拖,预算也开始飘。法国政府站队达索,说如果谈不拢,就单干。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赶紧表态,得尽快解决,不能再耽误。总理梅尔茨也插话,说年底前必须有结果,还计划10月在柏林开三方会,试着弥合裂痕。 回头看,这跟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战斗机项目如出一辙。那时候,法国也想主导,结果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抱团,法国一看不对劲,直接退出,自己闷头搞阵风。阵风现在是法国空军的主力,还出口赚了不少外汇。其他国家则联合造出台风战机,也卖得不错。但那次分裂让欧洲防务合作留下阴影,大家嘴上喊自主,骨子里还是各顾各。FCAS现在重蹈覆辙,暴露了欧盟内部的结构性问题。法国债务高企,单干第六代机得砸大钱,估计得几百亿欧元起步。德国呢,虽然经济体量大,但防务预算刚起步,工业基础在无人机和电子战上强,战斗机主机他们真没把握。西班牙夹在中间,更尴尬,本来想分杯羹,现在项目黄了,它也跟着遭殃。
法国航空巨头达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耶公开宣布,公司已准备好“单干”,
纸短情长啊
2025-09-28 05:04:59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