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俄乌政策已定:让欧洲买单,让乌克兰流血,让俄罗斯焦灼,最终让中国承担责任

恰似江楼月 2025-09-28 00:33:04

特朗普俄乌政策已定:让欧洲买单,让乌克兰流血,让俄罗斯焦灼,最终让中国承担责任 特朗普上台后,对俄乌冲突的处理方式越来越明朗化。2025年9月23日,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表态,说乌克兰在欧洲和北约的援助下,完全有能力收回所有被俄罗斯占领的土地。这话一出,很多人觉得他立场大转弯,因为之前他总暗示乌克兰得让出点地盘换和平。可仔细一看,这更多是嘴上说说,实际政策没啥大动静。美国还是不打算直接派兵帮忙,也不急着加码制裁俄罗斯。相反,他把球踢给了欧洲,让他们多出钱多出力,自己呢,主要靠卖武器赚一笔,顺带盯着中国那边施压。整个逻辑就是:欧洲掏腰包,乌克兰在前线扛,俄罗斯慢慢磨,中国被拉进来背锅。这套路听着像商人算账,地缘政治上却让各方都觉得憋屈。 先说欧洲这边的账单。特朗普一直觉得北约盟国太依赖美国,花钱不够多。从他第二任期开始,就反复敲打欧洲国家,得赶紧停买俄罗斯石油,不然别指望美国帮着制裁莫斯科。9月4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发长帖,直白地说,只有北约各国都同意并开始行动,美国才考虑对俄大动作。这不光是空话,最近他还私下给欧洲领导人打电话,催他们切断俄罗斯能源进口。结果呢,欧洲确实在动,德国和法国这些国家已经在议会里吵翻天,追加军援预算。欧盟委员会9月25日刚宣布新一轮援助,但资金来源基本靠成员国自己挤。想想看,欧洲经济本来就没完全从疫情和能源危机里缓过来,现在又得为乌克兰多掏几十亿欧元买导弹和火箭筒。特朗普这边呢,美国国防部批准了好几笔对乌军售,比如8月28日的3.35亿美元远程弹药订单,全是欧洲国家掏钱买单,美国企业坐收渔利。这政策一推,欧洲的财政赤字直线上升,德国总理在布鲁塞尔会议上摊开预算表时,脸都绿了。说白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在这里就是让欧洲多扛,让美国少出血。 乌克兰那边的情况更让人揪心。冲突打到第三年多,顿巴斯和哈尔科夫前线天天有消息,乌军推进慢,损失重。特朗普9月23日跟泽连斯基见面后,发帖说乌克兰“有斗志,能赢”,但他没提美国会多给啥实质援助。相反,美国冻结了部分安全项目,比如那个帮东欧国家备战俄罗斯的训练计划,本来每年投几亿美元,现在说停就停。乌克兰士兵在前线缺人缺弹,9月24日俄军又在顿涅茨克推进,乌方得靠欧洲的补给勉强顶住。泽连斯基去纽约开会时,私下跟记者说特朗普的表态是“重大转变”,但实际呢,美国批准的军援多是老库存,延期交付的还不少。乌克兰人力短缺严重,征兵政策越收越严,可前线还是得填坑。特朗普的算盘是让乌克兰继续流血,拖着俄罗斯消耗,这样美国不用直接卷入,就能坐等和平机会。可这对基辅来说,代价太大了,平民伤亡数字天天涨,经济也快撑不住。欧洲的钱和武器进来了点,但远不够塞住所有窟窿。 俄罗斯这边,特朗普的策略是让它慢慢焦灼。普京经济上确实承压,制裁咬得紧,能源出口下滑,卢布波动大。特朗普说俄罗斯是“纸老虎”,打了三年半还没拿下,经济问题一大堆。可莫斯科没闲着,9月3日普京访华后,在记者会上直言跟美国的谈判“成果近零”,继续推进军事行动。克里姆林宫官员天天看通胀报告,2025年增长率预计只剩1%,工厂减速,工人加班也补不上窟窿。特朗普想通过拖延战术放大这些矛盾,不直接打,但让欧洲断油、加军援,间接磨俄罗斯。可普京也不是吃素的,8月阿拉斯加峰会后,他就开始放大导弹和无人机攻击,还让俄军进波罗的海国家空域试探北约。特朗普回应说北约该击落入侵飞机,但实际美国空军没动静。俄罗斯经济虽疼,但靠中国和印度买油气,还能维持。焦灼是焦灼了,可普京的底线没变,坚持要乌克兰不进北约,中立化。这场拉锯,俄罗斯短期内不会崩,但长期耗下去,内部矛盾肯定会冒头。 说到最后,中国被特朗普拉进来当“责任人”,这事听着就别扭。9月5日,他公开说,如果欧洲对中国的经济施压,就能结束俄乌战。白宫官员还透露,特朗普强调欧洲得管中国“资助俄罗斯”。9月13日,他更狠,叫北约对中国商品加50%到100%的关税,说这能一锤定音。背景是,美国觉得中国通过贸易间接帮了俄罗斯,买了他们的能源,还卖双用技术。特朗普的逻辑是,把中国拖下水,就能延缓它的发展,顺带打击国际形象。可中国外交部回应得很稳,9月25日发言人说立场中立,不会卷入第三方调解。北京跟欧盟主席会晤时,也强调合作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欧洲那边呢,有些外交官私下嘀咕,中国支持俄罗斯延长冲突,但实际欧盟没真动手加关税,大家经济都连着,谁也不想自找麻烦。特朗普这招,更多是转移视线,让中国背锅,自己省事。可现实是,中国保持观望,俄乌战不会因为这就停,国际压力分散了,反而让美国孤立。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