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部宣布了! 9月25日,印度国防部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敲定一个大合同,大概70亿美元,买97架“光辉”Mk1A战斗机,其中包括68架单座和29架双座教练机。 其实这次大单的核心,还是莫迪政府一直主推的 “印度制造” 政策。 莫迪政府这些年一直把 “印度制造” 当成国家战略来抓,尤其在国防领域喊得最响亮,因为印度军队的武器实在太依赖进口了。有数据显示,印度军队 60% 的武器装备都来自俄罗斯、法国这些国家,不仅花了大把冤枉钱,还经常受制于人。 就像之前俄乌冲突的时候,印度想买俄罗斯的导弹,就因为西方制裁差点没法交货。所以他们定下了一个目标,要在 2025 年实现 70% 国防装备国产化,这次花钱买国产战机,就是往这个目标推进的关键一步,想让外界看看 “印度能自己造先进武器了”。 说起来 “光辉” Mk1A 算是印度首款自主设计的第四代战斗机,印度官方说这款战机 65% 的零部件是本土生产的。 为了让它更像样,印度还给它做了不少升级,比如换装了以色列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更好地探测目标,还配备了新型电子战系统,在复杂环境里的生存能力能强一些。 而且这笔订单加上 2021 年批准的 83 架,印度采购 “光辉” Mk1A 的总数就达到了 180 架,这些战机未来会逐步取代已经服役几十年的米格 - 21 机队,印度空军也盼着靠它补上战力缺口。 可仔细琢磨琢磨,这事儿没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首先这个 “65% 国产化” 就有水份,因为战机最核心的部件还是得靠进口。“光辉” Mk1A 用的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气的 F404 发动机,雷达是以色列的产品,就连飞行员的弹射座椅都来自英国公司。 印度真正能自己造的,主要就是机身外壳和部分简单的航电设备。 更麻烦的是,这些进口部件还经常掉链子,2025 年 8 月印度斯坦航空交付 8 架 “光辉” 的时候,就有 6 架缺着发动机,因为美国优先保障自己的战机需求,把印度的发动机订单推迟了 18 个月。 而且印度斯坦航空的交付能力也实在让人着急。2021 年他们就签了 83 架 “光辉” Mk1A 的合同,可到 2025 年 5 月一架都没交,印度空军参谋长都公开吐槽过交付延迟的问题。 现在又加了 97 架订单,计划从 2027 年开始交付,六年内完成,可按照之前的进度,能不能按时交完真不好说。还有价格问题,“光辉” Mk1A 单机成本高达 7630 万美元,这个价格比不少国际先进战机都贵,性价比实在不高。 更关键的是战机性能也跟不上趟。拿巴基斯坦的 “枭龙” Block3 来说,人家的雷达探测距离能到 170 公里,还能挂射程超过 200 公里的导弹,而 “光辉” Mk1A 的雷达探测距离才 140 公里,导弹射程也只有 110 公里,真要是遇上了很可能被动挨打。这就好比花了更贵的钱,买了个性能更差的东西。 其实这事儿跟印度造国产航母的情况挺像的。印度首艘国产航母 “维克兰特” 号从设计到服役花了 20 多年,还三次下水,成本比最初预算涨了 6 倍,就算服役了,关键的舰载机问题也折腾了好久。 “光辉” 战机的研发历程也不短,从开始设计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可还是没解决核心技术自主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事?印度能靠这些 “光辉” 战机实现 2025 年 70% 国产化的目标吗?这些战机真能满足印度空军的需求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美国人现在“恐印”到什么程度了,由于工作签证问题,印度人急于返回美国,结果美国人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