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万吨货轮“迁都”阿塞拜疆,巴库港吞吐量暴涨25倍,波兰被永久“降级”!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中国的B计划。错了!真相是,中国的全球物流网早已进入“去中心化”时代,波兰的“主动脉”地位,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波兰还在为封锁马拉舍维奇口岸沾沾自喜的时候,中国的万吨货轮已经悄悄把全球物流的棋盘改了样子。 马拉舍维奇口岸以前多风光啊,2024 年光货运量就涨了 10.6%,货值直奔 250 亿欧元去了,当地吃物流饭的人靠着这口岸买房买车,连小餐馆都赚得盆满钵满。可波兰偏要拿经济当政治筹码,借着俄乌冲突的由头,说怕跟白俄罗斯通着的口岸有安全风险,一股脑全封了。 他们以为这是拿捏中国的筹码,殊不知外贸人最怕的就是不稳定,口岸一堵,堆在那儿的集装箱跟死物似的,每天光滞期费就烧 2.3 亿欧元。 等波兰 9 月 25 号慌慌张张重开口岸,才发现货早跑光了,全年货运量预估直接往下调,这哪是暂时损失,根本是把信任彻底砸没了。 再看巴库港,这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黑马。阿塞拜疆那地方本来就是欧亚十字路口,巴库港守着里海西岸,早就被中国盯上了。2018 年中远海运就跟巴库港签了合作协议,国家还拨了 7000 万美元给港口升级,连青岛港都过来帮着搞数字化,教他们怎么提高效率。 2021 年四川港投就开了第一趟跨里海班列,一开始一趟才运 232 个标箱,可架不住咱们一点点铺网络,跟当地铁路、航运公司手把手合作,到 2024 年巴库港集装箱吞吐量直接冲到 76775 标箱,同比涨了 73%,要是跟 2021 年刚起步的时候比,可不就是二十几倍的暴涨。 现在从中国发的货,穿哈萨克斯坦到里海,坐船到巴库,再走 BTK 铁路经格鲁吉亚、土耳其进欧洲,全程才 12 到 15 天,比传统海运快一倍,成本还比纯陆运低,那些怕俄乌冲突影响的欧洲货主,全往这条线转了。 别以为这只是换了个口岸那么简单,这背后是中国全球物流网的 “去中心化” 布局,早就不是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了。以前大家觉得中欧班列离了波兰不行,2024 年的时候马拉舍维奇还占着九成班列的通道,可中国早就在铺其他路了。 山东上合示范区的班列绕着俄罗斯走,跨里海、黑海,虽然要转几次运输,但稳当;四川的货通过巴库港运光学设备、精密机械,累计都运了 1.1 亿元的货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通道不是孤立的,巴库港现在还能接日本、韩国的货,通过青岛港过来,再转欧洲,等于把整个东亚的货都盘活了。 反观波兰,就靠一个马拉舍维奇吃老本,封口岸的时候不想想,物流这东西最认惯性,货主一旦摸清了新路线,怎么可能再回头受你的气? 现在马拉舍维奇货运量暴跌 82%,当地镇长都上街喊话,说再这样下去孩子圣诞礼物都没着落,可后悔也晚了。 波兰的 “主动脉” 地位丢了就真回不来了,这不是吓唬人。物流枢纽拼的是基础设施、合作深度和信誉,这些波兰全没了。 巴库港这边,中国帮着升级码头、搞多式联运,铁路公路海运全衔接上了,运输时效比以前提升 30% 以上,中国铁路集装箱公司还加入了当地的合资公司,等于把线路焊死了。 而波兰呢,一会儿封一会儿开,谁还敢把主要货物放这儿?更别说现在中欧班列对欧业务里,走俄罗斯路线的都降到 15% 了,大家全往南通道、中间走廊转,波兰夹在中间,连汤都快喝不上了。 那些以前靠马拉舍维奇吃饭的物流公司,现在都在巴库、加里宁格勒设了点,员工都派过去了,设备也挪了,这摊子一旦铺开,哪有再搬回去的道理? 波兰此次就是犯了短视的毛病,以为握着个口岸就能漫天要价,却没看清中国早就把物流网织成了一张大网,东边连东亚,西边接欧洲,中间靠巴库这样的节点串起来,根本不怕哪个点出问题。 这不是什么 B 计划,是早就算计好的布局,从 2018 年跟巴库港合作,到 2021 年开班列,再到现在的深度绑定,一步步走得稳得很。 现在巴库港的灯火越亮,波兰那边的堆场就越冷清,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威力 —— 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丢了机会,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波兰不听话,美国开始有点急了。波兰那边突然发了个公告,说跟白俄罗斯挨着的所有口
【17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