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中美经贸谈判中提出以飞机零部件、化学品等换

寡之 2025-09-26 18:54:02

2025年9月24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中美经贸谈判中提出以飞机零部件、化学品等换取中国稀土稳定供应,但数据显示美国80%的原料药依赖中国进口,其中95%的布洛芬、91%的氢羟肾上腺皮质素及70%的对乙酰氨基酚均由中国供应。若美方执意将此类"交换筹码"政治化,中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原料药出口管制反制——仅对美断供抗生素中间体,即可导致美国60%的仿制药生产线停摆,而美国本土重建完整原料药供应链需至少5年,且面临80%技术专利被中国持有的困境。 美国近期试图通过《国防生产法案》强制本土药企增产原料药,但FDA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美国药企原料药库存仅够维持45天常规需求。更严峻的是,美国90%的原料药生产企业集中在中国-墨西哥边境的"药品制造走廊",该区域75%的原料供应依赖中国。即便美国将关税从145%降至84%,其本土生产仍面临技术断层——关键生物反应器、纯化设备90%依赖中国供应,重建本土产业链将导致药品成本激增300%。 中美博弈已从稀土延伸至医药全产业链。中国在原料药领域构建的"三链控制"(原料链、专利链、标准链)使美国陷入战略被动:2024年中国医药出口前十大品类中,原料药占比达68%,且对美出口药品中83%含中国原料成分。反观美国,在《通胀削减法案》框架下,其生物医药研发投入的42%用于购买中国生产的实验试剂和耗材,这种深度嵌套的产业链关系使任何单边制裁都可能引发系统性崩溃。 从战略博弈视角看,贝森特提出的"交换筹码"本质是贸易讹诈的变种。中国在稀土加工、原料药生产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壁垒,已形成"不可替代性优势":全球75%的稀土精炼产能、80%的原料药活性成分掌握在中国手中,而美国在半导体制造设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对华依赖度同样超过60%。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任何零和博弈都将导致"双输",唯有打破技术封锁、重构平等互利的供应链体系,才是化解贸易战的根本出路。

0 阅读:2
寡之

寡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