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陆委会”表示,希望大陆尽快回应他们的请求!在近期,台湾省的“陆委会”梁文杰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近些年来,两岸往来呈现一个“去多来少”的现象,双方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他们希望大陆能放开对来台湾省观光的限制,希望大陆能尽快回复他们的回应。说白了,我认为他们应该去问的是,台湾省当局民进党,毕竟是他们在近些年来为了“洗脑”台湾民众,从而限制两岸交流,才导致如今这种局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台湾省“陆委会”梁文杰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两岸交流出现了“去多来少”的现象。简而言之,就是台湾人去大陆的次数非常多,而大陆居民来台湾的数量却少得可怜。 梁文杰呼吁大陆尽快放开来台观光限制,并希望得到回应,看似是一种民生呼声,但仔细分析,问题的根源其实在台湾内部政策,而非大陆刻意阻挠。 上半年台湾人赴大陆的数量超过一百万,而大陆居民赴台仅三十五万多,形成了明显落差。对比2019年前的情况,陆客赴台数量一度达到320万人次,总量突破三千万,为台湾带来约1.4兆新台币的消费收入。 那时无论是台北的夜市,还是花莲的清水断崖、垦丁的海滩,到处都能看到大陆游客的身影。 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包括民宿、旅行社、游览车司机、景区服务员等,加上家属,总计约200万人直接受益。旅游收入占台湾境外游客总消费的四成以上,光旅游业就能创造2000亿新台币以上的产值。 然而,自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这种繁荣逐渐走下坡路。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政治基础被动摇。 在安全名义下,他们对大陆游客团体进行各种限制,提出繁琐审批流程,有时以“渗透”风险为由直接拒绝。 疫情期间,这种限制更加严重,民进党当局单方面禁止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并关闭大部分两岸直航点,就连“小三通”也被停掉。2020年上半年,陆客赴台人数骤降至9万人,创下历史新低。 到2024年,大陆居民赴台总数才38.2万人次,六月份单月甚至只有4.6万。景区、住宿业惨淡,像花莲的住宿率平日不足三成,七星潭海滩也只有零星游客。许多依靠旅游维生的经营者不得不改行或退出市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陆居民赴台的意愿远高于台湾当局放开的名额。 2024年,台湾居民赴大陆人数达到402.3万,比前一年增长54.3%。大陆还恢复了居民赴马祖、金门旅游,并允许台旅会访问,这显示了大陆方面释放的善意。可台湾方面即便自己有意向,内部政策仍阻碍落实。 例如,上海、福建的踩线团申请赴台参与灯节活动时,民进党当局却以“需通过小两会沟通”“送件太赶”“协商不完善”等理由多次拒绝。 由此可见,两岸旅游交流的低迷,本质并非大陆阻挠,而是台湾内部政策造成的。 民进党这些年在政策上做了不少限制,两岸民间交流因此受阻。 他们通过教材改版淡化历史联系,塑造“去中国化”氛围,拉远岛内年轻人对大陆的认知。结果是年轻人赴大陆学习、旅游、就业的机会减少,投资和经济活动受影响。 据统计,台商赴大陆投资减少63.9%,虽然有部分回流创造就业机会,但整体民生和经济发展并未跟上。 梁文杰在例行记者会上呼吁大陆回应,看似是在求和,其实更像是求经济救急——希望通过恢复交流和旅游带动岛内经济,但他却忽略了内部政策才是主要障碍。 从经济角度来看,两岸旅游和民间交流本应互惠互利。大陆居民赴台可以促进消费,带动餐饮、住宿、景区、交通等产业;台湾居民赴大陆可以扩大消费和投资,两岸经贸和文化交流因此更加紧密。 问题在于,民进党将旅游、教育、经济等事务政治化,把大陆当作提款机,既想利用大陆资源,又不愿给予对等条件。这种单方面要求对方开放,却拒绝内部松绑的行为,使两岸交流陷入僵局。 回顾历史,两岸交流曾经非常顺畅。2008年大陆开放赴台自由行以来,陆客逐年增加,台湾经济受益明显。2019年前,旅游业的黄金时期,几乎九成旅行社都参与大陆游客业务,民生和经济效益都达到了顶峰。 民进党上台后,这种顺畅局面被打破,从2016年下半年起,陆客团人数骤减,2019年降至269万,观光产值从1644亿新台币跌到1124亿。疫情更成了借口,加剧了两岸交流萎缩。 如今,梁文杰呼吁大陆回应,希望恢复陆客团体旅游和陆生求学通道,这背后反映的是岛内经济压力和民生困境。 台湾当局若真想改善两岸交流,首先必须正视内部政策问题,放松限制,尊重“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确保交流在健康、互惠的基础上开展。否则,即便大陆释放善意,也难以真正恢复两岸旅游、教育和经济往来。
民进党立委王世坚竟然妄言叫嚣说,美国的特斯拉,性能又好,品质又佳,美国又是最好的
【3评论】【1点赞】
用户16xxx85
大陸不能救臺獨經濟。統一才有希望。台灣人優越感收入差距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