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京东接连宣布……
京东宣布未来三年投入带动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展示AI全景布局,发布多款C端产品、场景应用与深度平台,刘强东任职新研究院院长,股价受此提振上涨;阿里巴巴则提出超级人工智能(ASI)发展路径,推进三年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还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股价也大幅攀升。两者核心围绕人工智能(AI)产业链展开,涉及大模型、AI基建、生态合作、应用场景等多个环节。
相关收益概念股可围绕AI产业链的算力、基础设施、芯片、应用等环节梳理,具体如下:
一、算力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
数据港:阿里云核心IDC供应商,承建张北、河源等超20个定制化数据中心,2025年签订10年160亿元订单,直接受益阿里3800亿AI基建投入,是算力扩张的“卖铲人”。
杭钢股份:与阿里云签订150亿元算力订单,承接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采用钢厂余热回收技术使PUE低至1.25,承担长三角区域算力枢纽功能,受益阿里数据中心能耗10倍扩容规划。
浪潮信息:阿里AI服务器主供商,供应其70%的AI服务器及50%通用服务器,2024年斩获30亿元订单,液冷技术可将PUE降至1.08,其“源3.0”大模型专用服务器支撑阿里云通义大模型90%的训练任务。
二、芯片与半导体
海光信息:DCU系列GPU兼容CUDA生态,替代英伟达A100需求明确,2024年AI芯片收入增长287%,与阿里联合开发下一代训练卡,是国产替代的核心标的。
芯原股份:为阿里平头哥提供RISC-V GPU IP,覆盖智能家居与汽车电子,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订单中AI算力相关占比达64%,与阿里的合作订单排期至2026年一季度。
全志科技:其智能处理器芯片批量应用于阿里生态智能家居设备,“AI视觉处理芯片”支持多模态感知融合,满足家庭服务机器人环境识别需求,与阿里云Physical AI平台技术互补。
三、光模块与网络设备
中际旭创:全球光模块龙头,长期为阿里云提供400G、800G高速光模块,在阿里800G光模块采购中占比达60%,1.6T产品已通过阿里验证,2025年底量产,2025年阿里云光模块采购额预计36亿元,超50%由其承接。
紫光股份:国内AI服务器市占率第三,与阿里云在智算中心建设中深度绑定,“紫光华三 AI 服务器”支持多品牌AI芯片适配,已批量交付阿里云多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2025年上半年AI相关营收占比突破35%。
四、液冷散热
英维克:阿里云数据中心液冷采购占比超40%,为其提供50kW+高功率液冷方案,同时是英伟达液冷散热系统核心合作方,独家供应GB300机柜级冷板方案,冷板与CDU组件占单机柜价值量的35%,订单能见度已达2026年。
高澜股份:专注数据中心液冷方案,为阿里芯片推动能效升级提供支持,是全球唯一布局服务器+储能双赛道的液冷供应商,已成为阿里等头部企业核心供应商。
五、行业应用与生态合作
生电子:阿里系金融科技核心平台,蚂蚁集团持股20.79%,将核心系统迁移至阿里云,联合推出“云+端”金融解决方案,双方在智能投顾、风控模型等领域深度合作,2025年被列为阿里AI基础设施投资核心受益标的。
千方科技:合作阿里云“城市大脑2.0”,2025年上半年中标阿里生态项目超8亿元,随着阿里将AI应用向多领域延伸,有望持续受益场景落地。
润和软件:基于阿里玄铁处理器开发边缘计算模组,在菜鸟物流市占率超30%,受益阿里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布局。
总结来说,阿里和京东在AI领域的重大布局,使得AI产业链成为核心受益方向,相关概念股涵盖算力基础设施、芯片、光模块、液冷技术及行业应用等多个细分领域。这些企业因与阿里、京东在AI供应链、技术合作、生态共建等方面的深度绑定,有望在AI产业高速发展中获得业绩增长动力。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这些环节中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强的标的,但需注意结合行业进展、公司财报及市场情绪等因素动态跟踪。
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