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

笑看云烟 2025-09-25 19:45:06

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关键半导体材料,比如光刻胶、氟化氢这些“芯片粮食“。     要说芯片产业里最不起眼的角色,可能就是那些装在瓶瓶罐罐里的化学品,光刻胶——听上去高深,其实就是芯片生产里的“面粉”,没有它,连“和面”都谈不上。   氟化氢这玩意说白了就是晶圆的“洗澡水”,少了它,工序全得停摆,就是这类看似普通的工业材料,在大国角力里,被硬生生推上了前台。   时间回到2018年,中美摩擦打响了全球科技竞争的第一枪,就在局势紧绷的时候,日本悄悄亮出了它的杀手锏,别看日本体量不大,但在光刻胶等关键材料上,它有绝对话语权,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九成,妥妥的垄断地位。   结果到了2023年4月3号,日本政府突然甩出个“限制令”,专门针对十几种关键的半导体材料,把出口审查弄得更严了。   有意思的是,其他地方它都不管,偏偏盯着中国这边,专门卡45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这一招下来,简直跟直接掐住咱们半导体产业的嗓子眼儿没两样。   表面上,这是为了配合盟友施压,深层里却是两层算盘:一边防中国追上来,一边给自家企业保驾护航。   效果立竿见影,中国芯片产业多年来依赖进口,90%的高端光刻胶要靠外买,风声一出,行业立刻炸锅。   上海有家做晶圆的厂子盘了盘库存,发现手里的料顶多只够撑俩月,这边还没缓过神,供应商那边一封接一封发 “暂停供货” 的邮件,简直是雪上加霜,行业协会赶紧召集各家企业开紧急会,一屋子人脸上都没个笑模样。   压力迅速传导到一线工厂,深圳某芯片企业不得不调整计划,只能优先生产成熟制程,技术要求低的单子先保住,高端芯片生产几乎陷入停滞,效率下滑,成本飙升,平时隐形的供应链短板,此刻全被撕开。   但危机也是转折点,外部的封锁,让整个产业彻底失去退路,反而逼出了拼命的劲头,科研院所连夜组织实验,武汉的实验室灯火通明,一批国产光刻胶居然在性能上超越了部分进口产品。   上海新阳这边给力,把材料保质期短、不稳定的难题给攻克了,浙江的企业也没闲着,一群人凑一块儿火速建好了新生产线,这么一来,咱们自己的半导体材料一个接一个实现突破,国产化的步子越走越顺。   市场风向也跟着变了,以前日本那些材料多牛啊,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现在慢慢被咱们的国产货给替下来了,东京电子在咱们这儿的销售额直接砍了一半,尼康、信越化学的利润也哗哗往下掉,跟之前比差远了。   而国内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走进了原本被外国厂商垄断的车间,甚至连三星、默克这些跨国巨头,也主动寻求和中国合作,顺势而为。   政策的东风更是推了一把,政府资金倾斜、研发补贴加码,本土材料行业第一次形成了研发、生产、应用的完整链条,短短几年,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地位,和当年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回过头来看,日本原本想通过控制出口,牢牢掐住中国的命门,结果反而砸了自己的饭碗,市场份额拱手让人不说,还意外成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催化剂。   一开始,这些材料是产业的命脉,断供后,它们暴露成软肋,可最终,危机反而逼出了创新动力,变成了新的跳板,这条路虽然是被外力硬逼出来的,但走通了,就会看到一片新的天空。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0 阅读:246

猜你喜欢

笑看云烟

笑看云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