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刚要给中国送礼,美高层就赶到北京,特朗普明白:再犹豫就晚了。特朗普这回坐不住了,俄刚要给中国送上“大礼”,美国代表团后脚就赶到了北京,特朗普知道,要是再犹豫,一切都来不及了。 俄罗斯主动给中国递上PD26发动机这个“大礼”,简直是戳中了美国的敏感神经,也难怪特朗普会坐不住,催着高层立马往北京赶,毕竟再慢一步,美国在航空领域的那点优势可能就要保不住了。 这PD26可不是随便凑数的玩意儿,是俄罗斯从宝贝疙瘩PD35项目里改出来的硬货,推力直接拉到26吨,要知道中国现在C919用的LEAP-1C发动机,推力也就13到14吨,俩PD26能顶仨LEAP-1C,这性能差距一眼就能看明白。 更关键的是它还能通吃军机民机,伊尔-100运输机靠它扛大梁,中俄合作的CR929宽体客机装上它也能立马解决动力难题,这种多用途属性在发动机圈里绝对是尖子生水准。 俄罗斯敢把这宝贝拿出来,其实是有底气的,毕竟两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早就有过成功的合作底子。 早年间中国FC-1“枭龙”战机用的就是俄罗斯RD-93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陪着枭龙在国际市场上闯出名堂,成了双方军事合作的典范。 后来中国L-15教练机需要动力,俄罗斯又把AI-222-25发动机送上门,还特意把之前依赖乌克兰的零部件全换成国产的,就是为了给合作扫清障碍。 现在拿出来的PD26更厉害,背后靠着PD35的技术储备,而PD35可是俄罗斯用3D打印技术造零件的重点项目,能让发动机重量更轻、性能更强,计划2028年就能量产,PD26作为衍生款,量产速度只会更快。 美国之所以急得跳脚,根源在于它一直把航空发动机当成卡中国脖子的利器,这下眼看要被俄罗斯截胡了。 就在几个月前,美国还想着暂停向中国出售发动机技术,专门针对中国商飞的C919项目,觉得断了发动机供应,中国大飞机就没法落地。当时业内就说了,这招根本没用,只会逼着中国加快自研,但美国偏偏不信这个邪。 结果C919的LEAP-1C发动机是美国GE和法国赛峰合资的CFM公司生产的,真要是彻底断供,GE自己得先亏一大笔,要知道CFM公司靠CFM56和LEAP发动机赚得盆满钵满,平均每2.5秒就有一架装着他们发动机的飞机起飞,中国市场占了不小的份额。 更让美国揪心的是CR929宽体客机这个未来战场。之前美国还想靠着技术优势垄断宽体机发动机市场,毕竟PD35没出来的时候,能满足CR929需求的几乎都是西方产品。 现在俄罗斯带着PD26来了,推力够、适配性强,还不用看美国脸色,中国自然愿意接招。要知道当年美法合建CFM公司,就是因为单独研制大推力发动机要花10到15亿美元,风险太高,才搞的强强联合。 现在中俄要是复制这种模式,美国在民用航空领域的话语权就得打折扣,这可是特朗普最不愿看到的,毕竟航空产业是美国的优势产业,丢了中国市场等于断了一条财路。 特朗普心里门儿清,之前美国在技术封锁上已经摇摆过一回了。5月份刚宣布暂停出口,7月份就赶紧解除禁令,允许GE恢复向中国供应发动机,说白了就是怕中国彻底转向俄罗斯。 结果这边禁令刚解除,俄罗斯就把PD26摆上了台面,这等于给了美国一记闷棍。 要是中国真的和俄罗斯敲定PD26的合作,不仅CR929能顺利推进,还能借着俄罗斯的技术加快国产发动机的研发,比如中国自研的CJ-1000A发动机,要是有了PD26的技术参考,说不定能少走好几年弯路。到时候美国再想靠发动机卡脖子,门儿都没有。 美国高层火急火燎赶到北京,说白了就是想稳住局面。他们清楚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不是一时兴起,从之前的VK-2500直升机发动机到现在的PD26,俄罗斯一直在给中国输送实用技术,而中国的市场需求又能反哺俄罗斯的研发,这种互补性让两国合作越来越紧密。 反观美国,一会儿封锁一会儿解禁,政策反复无常,谁也不敢把宝全压在美国身上。特朗普比谁都明白,要是再犹豫,等中俄把PD26的合作细节敲定,美国再想插一脚就难了,到时候不仅赚不到中国的钱,连在航空领域的技术霸权都可能动摇,这才是他坐不住的真正原因。
俄刚要给中国送礼,美高层就赶到北京,特朗普明白:再犹豫就晚了。特朗普这回坐不住了
山河又月明
2025-09-25 10:51:50
0
阅读:297